如果粮食的价格涨到四、五块一斤,对农民来说是好事吗?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如果粮价猛然涨到四五元一斤,就像现在的猪肉一样,对于农民来说算是一件好事。毕竟农民手里都会有些余粮,这些余粮都可以换成钱,收入也能大大的增加一笔。第二年,农民种粮的时候也会有更好的积极性。
但是中长期来看并不是好事,为什么呢?粮价不可能长期稳定的四五元一斤。粮食的价格是生产粮食的社会必须劳动时间和成本决定的。
现在粮食生产很简单,机械化运作,只要有土地就能够产出大量的粮食。目前的粮食销售都是市场化运作,并没有出现强制征收粮食的现象。我们国家还有5亿多农民,你不出售粮食总会有人出售。自己手里的粮食储存时间也不会太长了,两年的陈粮就很难出手了。
实际上国家为了维护农民的利益,还是实施粮食收购保护价的。这个保护价并不是最高价格,而是设置最低的价格。如果粮食价格低于这个价格,国家会补贴农民。
为什么呢?国际市场上的粮价实在是太低了。将美国一个农民可以种四五千亩地,能够生产一两百吨粮食。美国的一个农民可以养活100个美国人,额外出口的粮食还能养活二三十个外国人。规模化生产,会将粮食的成本压到最低最低。
近年来我们国家越来越发达了,社会化劳动时间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反而成了粮食生产的障碍。如果农民还是侍弄那一亩三分地,如果不搞高质量农业,回报是远远赶不上打工劳动力成本的。
现在确实有一些粮食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一些品牌大米,比如五常大米卖到十几元一斤仍然供不应求。
如果说,真正所有粮食的价格都要涨到四五元一斤,那么只能说我们的货币贬值了。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吃亏的永远是穷人。那个时候我们的日常必需品,价格也都会增长四五倍。相对于买一瓶矿泉水5~10元,电价变成2~3元一度,相信增涨的那点粮食价格真的不够看。
所以,不要过于纠结粮食的价格,现在的粮食价格是市场形成的外加国家保护。农民要想挣得更高的收入,根本的出发点实际上并不是提高粮食价格,而应当是提升知识和劳动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增加收入的能力。未来,我们国家真的用不了那么多农民(2018年底全国乡村常住人口5.64亿人),农民将变成一个职业,不再是身份的象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