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哪些?只有工龄长短吗?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退休时养老金计算是一门大学问,不是简单就能够算清的。有人说我们的退休金只跟工龄有关,工龄每5~10年一个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最早的退休金计算模式非常简单,就是根据工龄发放一定比例的退休前工资。我们的最早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是1951年的《劳动保险条例》。在《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中,国家明确发放的退职养老补助费是本人工资的50%~70%,以本企业工龄为基准,5~10年的发放50%,10~15年的发放60%,15年及以上的发放70%。
1978年的《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连续工龄10~15年的发放本人工资标准的60%,15年到20年的发放70%,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发放80%,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发放90%。
实际上,虽然说当时工龄非常重要,但是自己退休前的工资更重要,毕竟是以退休前的本人工资标准为基础计发的。
1986年10月,我国率先在国营企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不过只是要求新进的职工。1991年开始,我国实施全面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退休后老人们领取的待遇不再叫做退休费,而叫养老金了。
制定出来的养老金计算办法,最初是所有人都领取20%的社平工资的基础养老金,然后再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11%的比例划入个人账户的,职工本人一般只缴纳3%~4%。对于参加工作较早的职工,会记发过渡性养老金。但是,由于工资增长率快速增长,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一般只有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所以不便于形成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
2005年,国家再次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明确了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实施统账结合养老方式以后(一般是1994~1997年)参加工作的年轻人,缴纳养老保险产生的养老金待遇,只有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①基础养老金等于退休时计算养老金的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计算养老金的基数,一般就是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或者说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是本人历年缴费档次的一个平均值。如果我们按照60%基数缴费10年,按照100%基数缴费10年,20年平均缴费指数就是0.8,缴费指数一般在0.6~3之间。
缴费年限,一般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一般是指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之前的连续工龄。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愿意把缴费年限称为工龄。缴费年限是具体到每一个月的,每个月可以转化为0.0833年。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的余额,实际上跟本人当年的缴费基数有关。过去有按照11%记入的时候,现在一般是按照8%记入。
个人账户里的余额是根据国家公布的记账利率进行利滚利的,2016年的记账利率是8.31%,以后年度分别是7.12%、8.29%和7.61%,实在也不低了。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是2005年国家公布的,至今没有修订过。60岁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实际上,从40岁到70岁都有具体的月数,70岁是56个月。
所以,总体来看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至少有六七种,算起来是相当复杂了。不过具体的计算公式中考虑到了太多的因素,虽然复杂但是更为公平。再也不会出现以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工资标准定养老金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