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过度解读中信证券减持中信建投是非理性的,你怎么看?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减持原因大同小异,都是资金需要,中信证券也不例外,本次减持是因为“公司自身经营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信证券减持是一次正常的市场行为。但是哪一个产业资本不是正常的减持行为呢?按照这个逻辑,市场各方对于任何减持过度解读和担忧是非理性的。但是理论是理论,投资者就是投资者,反正在A股很多东西理论是对的,但投资者却不这么认为,像IPO,专家理论是资本市场离开IPO就不是资本市场,这是对的,但是IPO越多越好,支持了实体经济,股市上涨就更有基础,IPO越多,市场新增血液越多,越有投资价值,但投资者却十分反对过快的IPO,大跃进式IPO就是竭泽而渔融资。这就是理论与务实的矛盾。
资本市场是应该给产业资本提供退出渠道,但是一个市场每天面对最多的公告就是减持公告,甚至是大比例减持和清仓减持,这个市场一定存在某些问题。像美国,有A股那么多的减持吗?没有。
中性证券减持中信建投,可以增厚利润,也可以补充资本金,在资本为王的时代,净资本占优的券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即使是头部券商也需要不断补充资金发展经营,确实有利于中信证券的发展,但是中信证券是不是也应该平衡自己的利益和整个市场的利益,分步减持股份,就不至于造成股价巨大的冲击,美国144条款制定减持规定的宗旨就是慢走策略,而A股原始股东秉承的是一种快走策略,动不动就大比例减持清仓减持,甚至不公告就预先减持,自己高位开溜,把投资者挂在半空。
有一句说一句,中信证券减持行为是中规中矩的,从法律上找不到半点可以质疑的地方,因此从法律上没有可以任何的指责之处,这一点应该承认。
但是一个合规合法的减持,却让二级市场很受伤,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中规中矩减持导致股价大跌的案例,这就需要审视我们减持制度问题是不是合理合规。
资本市场是一个务实的地方,很多时候不是理论可以诠释的,需要切实考虑投资者的感受。理论是虚的,投资者才是实的,理论不能支持股市上涨,只有投资者认可推动增量资金进场才能推动股市上涨。
就中信证券减持中信建投这一事件,我从来不想指责中信证券,也不会指责中性证券,我指责的是减持制度规定太让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