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与工龄关系大吗?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王大爷一直搞不懂自己的养老金究竟跟工龄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的人工龄短,但是养老金还高呢?关于养老金计算,我们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让我们看一下养老金究竟是怎样计算的,工龄在养老金中起到什么作用。
养老金计算公式目前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2005年国家通过《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制定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这两部分计算公式全国统一。在国发1997年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再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自行制定,一般过渡性系数从1%~1.4%不等。山东省过渡性养老金等于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建立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1.3%×平均缴费指数。
工龄VS缴费年限实际上,养老金计算公式中,根本就没有工龄这一说,国家认可的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
实际缴费年限,就是以社保实际缴费为主,如果我们参加工作,单位没有给缴纳社保的话,养老保险是不认的。
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是国家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国家认可的连续工龄。一般是国有企业固定工身份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工龄,另外还有上山下乡时间、复退军人的军龄等等。视同缴费年限,都是以前的老工龄,必须以职工档案为准的。
基础养老金跟社平工资、缴费指数、缴费年限挂钩。大家需要重点了解的是缴费指数。
缴费指数,等于当年所有实际缴费月的缴费基数之和÷当年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企业职工一般没有视同缴费指数,上海市是按照全部视同缴费指数是1计算。
所有缴费指数之和除以缴费年限,就是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如果没有视同缴费指数,那么主要看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后的缴费指数高低了。
简单的说,如果40年工龄,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话,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40%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2,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到40%的社平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对简单,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的钱数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划入,恰好等于企业职工自己缴费的比例,多缴多得、长缴多得。60岁退休是139个月的计发月数,如果个人账户有5万元,退休每月可以领取个人账户养老金360元左右。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多数地区直接跟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有关,不是是1和平均缴费指数的平均数了,缴费指数更重要。
所以,在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的时候,工龄的作用虽然很重要,但是缴费基数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老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