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阿强,谢谢邀请,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民国纸币兑换人民币
货币是以国家信誉作抵押担保而发行的一种交易媒介,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一旦政权垮台,一般情况下发行的货币也就作废不能再继续使用和流通,而一个深得人心的政权,在建立自己的政权之后,对于前朝留在老百姓手里的货币,一般也不会不管不顾而宣布作废,都会给老百姓一个说法和交代。
比如说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国民党政府进行第二次币制改革,废除法币,发行金圆券,1949年1月份,随着解放区的不断扩大,当时老百姓手里的金圆券,解放区政府以排挤为主,限期收缴兑换为辅的手段清剿金圆券。排挤为主的意思就是尽量把金圆券排挤出解放区,尽量到当时的国统区兑换成物资运回解放区,金圆券兑换人民币的比例,随着国民党节节败退,各个解放区略有不同,比如天津解放的时候,金圆券兑换人民币比例说6比1,限期十天兑换完毕,而北京兑换比例是10比1,限期20天兑换完毕。而随着国民党政权的土崩瓦解,在上海解放的时候,金圆券兑换人民币已经从天津解放时的6比1快速贬值到了10000比1。
朝代更迭下的古代货币
在中国古代朝代更迭频繁,货币也会随着朝代更迭而不断变换,这对于老百姓和市场经济伤害非常巨大,不过古代的货币主要以金银铜铁等金属为主要原材料,而在汉武帝之前,民间私铸货币不属于违法行为,所以在汉武帝之前的各个朝代更迭之后,老百姓手里的金属货币完全可以融化重铸。
实际上货币和政权也不一定相伴相生,一起消亡,有些发行和流通比较广泛的货币在民间深得人心,很多刚刚重建的政权为了稳定市场,发展经济,有时候也会采用前朝留下的货币,或者短期内发行新货币和前朝货币并行流通兑换使用,比如说汉朝发行的五铢钱,一直到唐朝开国初期发行了开元通宝才被废弃,流通时间长达700余年,虽然期间各个朝代发行的五铢钱和汉朝的略有差别,但是整体规制和面文差别不大。
贵金属自带交易流通属性
在1935年民国政府第一次币制改革之前,中国几千年的货币史当中,几乎都是以金属货币为主导,而金属货币相对于纸币来说,本身自带流通属性,比如说你到店里买东西,如果没有纸币付款,撤下脖子上的金链子抵押付款,原则上老板也是非常愿意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贵金属的流通属性和它本身的形状无关。朝代更迭对于金属货币的流通属性影响不大。
很多人觉得美元是国际货币,实际上黄金才是真正的国际货币,可以在全球任何国家流通使用,而美元和其他货币,都是以国家信誉作抵押发行的货币,而美元是以黄金作为货币之锚来定价和发行,俗称金本位,如果美债违约或者美国解体,美元的信誉也就不复存在,而黄金则不然,到了任何朝代都是人人认可和喜欢的硬通货,所以朝代更迭,政权垮台的时候,也就预示着该政权发行的货币失去了信誉基础,很多人在动乱的年代就把手里的纸币和资产换成黄金储备起来,所以说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是衡量时代是否繁荣的最好方式。因为黄金是动乱年代的最好保值手段,收藏是盛世时期最好的投资方式。
回答完毕,关注我,一起学习交流钱币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