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纸币上的头像除了慈禧、李鸿章,为什么还有载振的头像?

大家好,我是阿强,谢谢邀请,现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大清纸币发行历程

顺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开始,刚刚入关6年的大清国仿照明朝的货币体制,开始发行纸币,实行纸币和金属货币并行流通制度,这种流通的纸币俗称【钞贯】,1661年,清政府改革币制,停止发行钞贯,由于回收比较彻底,目前钱币市场很少能够见到这种清朝初期发行的纸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在西方列强的掠夺下,白银大量外流,为了缓解白银紧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大清国开始大量发行纸币,1851年【咸丰三年】,清政府发行了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然而由于各个地方政府和民间抵制使用,发行并不顺畅,最终大清宝钞和官票流通不到十年就被迫退出市场。

受到西方纸币文化的影响,光绪21年【1895年】,横版小纸币样式开始流入中国,1897年,清政府成立中国通商银行,开始发行横版银行兑换券,1904年成立户部银行,开始发行银两票,银元票和钱票,这也是中国近代纸币的雏形,1908年大清户部银行改组为大清银行,开始大量发行纸币,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朝灰飞烟灭,大清银行就地改组为中国银行,中国银行目前是国内四大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商业银行,目前在港澳地区依然享有货币发行权。

大清银行纸币发行乱象

整个晚清时期,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清王朝,先后出现了革新派和洋务派,两个派别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挽救腐朽的清王朝和解救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特别是洋务派,对于中国近代引进西方技术至关重要,这里面就包括机制币的造币技术和纸币设计发行技术。人物肖像出现在纸币上也是效仿西方的一种重要体现,然而这种照猫画虎的做法,让整个清末的纸币发行乱象丛生。

众所周知,外国纸币人物设计元素以政治领袖或者宗教领袖为主,实际上不管是慈禧也好,李鸿章也罢,还有后来的载沣,都是晚清重要的政治核心人物,慈禧是晚清顽固派的代表,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而载沣是摄政王,是慈禧去世之后清王朝最后一个实权人物,三人都是整个晚清时期可以一手遮天的政治人物,受到国外纸币文化影响,所以三个晚清举足轻重的政治人物出现在纸币上也就不足为奇了。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行政机构也开始纷纷效仿和发行人物肖像纸币,甚至有些地方行政长官也出现在了纸币上面。真可谓画虎不成反类犬。

回答完毕,关注我,一起学习交流钱币收藏知识。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1-22 00:17
  • 阅读 ( )
  • 分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