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如今有很多人问光绪帝当年为何不除掉或者软禁慈禧太后夺权一样。然而历史上的权臣之所以不能直接诛杀,原因的话打个比方,就像人身上有个巨大的毒疮,除是一定要把它除掉的,但是能直接挖掉么?很显然不能,要考虑如何止血和愈合伤口的问题。权臣也是如此,杀之容易,但是能够妥善处理诛杀权臣带来的各种影响才困难。
与外戚、宦官等一样,权臣也是古代的一大祸患,但权臣有所不同,既能够像外戚那样因为亲戚关系而当权,又可能因为像宦官那样因为君王信任而上位。比如汉朝的霍光、王莽、曹操,曹魏太傅司马懿,北周冢宰宇文护,宋朝宰相蔡京,明朝首辅张居正,清朝鳌拜等等。
权臣无论忠奸,都可以说已经凌驾于皇权之上,多少都会引起君王的不满,比如霍光、张居正、鳌拜等,他们虽然当权但并没有篡位野心,但仍旧受到了君王的猜忌,历史上很多的权臣都因此给自己惹来的杀身之祸。
权臣虽然威胁甚至凌驾于皇权,但是并不能轻易诛杀,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权臣势力庞大。
权臣之所以能够当权,除了他本身必然还有庞大的私人势力,在朝野之中的关系盘根错节。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诛灭一个权臣容易,但是想把背后的势力连根拔起斩草除根却很困难,一旦轻易灭了权臣,就会打草惊蛇。
第二,权臣的重要性
无论权臣鞠躬尽瘁还是“祸国殃民”,但是重要性是不能突然取代的,就好像大坝上有一块泥巴糊的墙,不将其铲除势必酿成大祸,但是也不能说扒就给扒了啊,扒掉以后要能迅速给堵上才行。汉宣帝刘询酝酿多年才铲除掉霍家的势力,北周武帝宇文邕也是隐忍多年才铲除宇文护,康熙帝玄烨也是准备许久才着手除掉鳌拜。凡事都不能一蹴而就。
第三,名声的问题权臣多少都对朝政做出了贡献,比如鳌拜,虽然他不把康熙放在眼里,但他的确忠心耿耿而且为满清江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康熙迟迟不愿意诛杀鳌拜就是因为知道他忠心,也怕杀了鳌拜会被天下人说他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所以说,权臣不是说除就能够除掉的,不然历朝历代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权臣威胁皇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