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华夏大地,历历代代都经常闹饥荒?

封建王朝时代,经常发生大规模的饥荒,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当年已经工业化的欧洲也仍旧经常发生大饥荒,比如乌克兰大饥荒与爱尔兰大饥荒。

古代中原经常发生大饥荒,而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农业水平比较落后;第二,天灾人祸多;第三,苛捐杂税数不胜数。早在西汉时代的《新书·无蓄》中:“世之有饥荒,天下之常也。”


第一,农业生产与储备水平比较低下。

古代的粮食产量都不是很高,在南宋时代达到了巅峰,然而每亩地的粮食产量也不过230多斤。不要小看这个数字,这已经是当时欧洲粮食产量的三倍,是封建社会的峰值。然而这也还是在宋朝,之前的朝代粮食产量更低。所以历经上千年,古代人口一直都没有超过一亿,直到宋朝以后。

而古代也没有强有力的积蓄粮食的能力,导致荒年没办法有效应对。

第二,天灾人祸不断,这是最重要原因。

作为季风影响巨大的国家,各种自然灾害从来都是家常便饭,要么大旱要么洪涝,即便如今科技如此发达,抵抗起来也比较头疼,更何况古代。

而在古代,对于农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性灾难——黄河水患。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大规模改道26次。早在周定王五年,有了黄河改道的第一次记载。而黄河流域,在古代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粮食产地,人口也不少。黄河这条“母亲河”经常发怒,带来的大规模农业生产锐减,也是无法想象的。

历史上王朝更迭不断,每当朝代更迭、内乱、外敌入侵,发生了各种战争,百姓流离失所之下,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破坏。

第三,封建社会的压迫

战国时期,封建地主阶级崛起代替奴隶主阶级以后,土地兼并就成为了历朝历代的通病。大量土地掌握在了少数地主阶级手中,而且封建王朝对于农业的压榨也非常严重,农民食不果腹也是常有的事。严重的兵役、徭役,也剥夺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者锐减。

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以后,也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更多的土地集中到了工商业商贾、大地主手中,用来种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生产空间进一步被削减。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5 00:42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