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西方国家的名字都翻译得很优美?

对于国外大部分的翻译形成于晚清时期,当时的中国对翻译讲究“信达雅”,会将“蛮夷之地”尽可能翻译得比较优美儒雅,所以如今很多西方国家的中文名字都很优雅。

比如“德意志”,德国的名字来自于Deutsch,而不是Germany。清朝时期,德国出现了大量的哲学家、思想家与文学家,所以清朝考虑音译的同时,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美化。

比如“法兰西”,最开始被翻译成“珐琅丝”,后来逐渐变成了“法兰西”,来自于France。

近代清朝仍旧以“天朝上国”自居,所以感觉蛮夷之地有些名称直接音译并不雅,有碍观瞻,所以清朝与民国的学者们,都会进行各种美化,将很多国外的名字翻译的非常优雅,比如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被翻译成“翡冷翠”。

如今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对很多国外地名的翻译也有一些不同,比如老挝(竂国),帕劳(帛琉),塔希提(大溪地),塞拉利昂(狮子山),科特迪瓦(象牙海岸)等等。

中文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很大程度上保留音译的同时,又能够赋予褒义或者贬意。很多国家的名称都曾经被翻译得非常好听。

其实很多外国的中文旧称都是非常优美的,如今翻译反而更加中性,比如泰国旧称“暹罗”、文莱旧称“渤泥”,印度旧称“天竺”,伊朗旧称“波斯”,柬埔寨旧称“真腊”,斯里兰卡旧称“锡兰”等等,不过有些也不是因为翻译改变,而是这些国家自己要求,比如倭奴要求改名为“日本”。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5 00:42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