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需要行礼。记得《红楼梦》中也有这样的片段,元妃省亲的时候,贾府上下包括元春的祖母也需要给身为皇妃的元春行大礼。这就是所谓的“先君臣,后父子”。再举个例子,古代妾室所生的孩子只能认正室为母——古代奉行宗法依附血缘,却又优先于血缘。
咸丰帝奕詝只有同治帝载淳一个儿子,同治帝无后而终,咸丰帝也一并绝嗣。载湉奉旨入嗣继承皇统,成为皇帝,而从宗法之上醇亲王奕譞也不再是他的父亲,而是臣子。载湉的父亲是咸丰帝,奉慈安、慈禧为母后。
历朝历代,都不缺乏小宗入继大宗的案例。比较著名的有:西汉汉成帝驾崩绝嗣,选定陶王刘康之子刘欣入嗣继承皇位,就是后来的汉哀帝。北宋宋仁宗赵祯绝嗣,过继濮王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为储,改名赵曙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
刘欣与赵宗实入嗣以后,继嗣继统,刘欣以成帝为父,赵宗实以仁宗为父,与生身父母之间的宗法关系断绝。无论朝堂还是私底下,其生父生母都需要行臣子命妇之礼。
明朝著名的“大礼议之争”又是个例外。明武宗断嗣让兴献王世子朱厚熜入嗣,后来的嘉靖帝朱厚熜仍旧尊奉了自己的父母。朱厚熜是明武宗的堂弟,两人是兄终弟及,让朱厚熜继承帝位的是明武宗,总不可能让朱厚熜做明武宗的儿子。所以世宗朱厚熜认为自己是“继统不继嗣”,自己的父母不能变。
当时朱厚熜的父亲已死,然而其母兴献王妃蒋氏入宫,仍旧是按皇太后之礼。其与朱厚熜之间仍旧尊皇家母子之礼,而非君臣之礼。
光绪帝的情况,与明世宗不同却又有所相同。慈禧太后选定载湉后,谕旨是让载湉入咸丰帝之嗣,日后主祀咸丰帝奕詝的宗庙,将来光绪帝子嗣再过继同治帝。从宗法角度来说,载湉就成为了咸丰帝的儿子,不再是醇亲王的子嗣。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遵行君臣之礼而不是父子之礼。
更何况,载湉养育在慈禧太后身边,慈禧太后又怎么会容忍醇亲王仪仗皇帝生父的身份呢?当年明世宗追封生父为“本生皇考兴献穆皇帝”,而奕譞身后只能被封“本生皇考醇贤亲王”。“本生皇考”也就是割裂宗法上的父子关系,如此一来,载湉就不再是醇亲王之子,而是醇亲王之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