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一下,并不是孙太后不想让朱祁钰还皇位给亲生儿子,只不过是为了全局着想,孙太后并未强迫朱祁钰而已。明朝土木堡之变中,当年靖康之变皇帝被掳之景再次出现,当时的瓦剌打算用英宗朱祁镇跟明朝讨价还价,并且打算南下攻伐,结果英宗之母孙太后与朝中内阁老臣们,直接立了郕王朱祁钰为新君,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击碎了瓦剌人的美梦。
孙氏乃是宣宗的继后,也是英宗朱祁镇的生母,但她能够在危难之际以大局为重,另立庶子为帝保住明朝江山,也足以见其并非感情用事的寻常后宫女子。英宗回朝之后,孙太后并非没想过让朱祁钰还位,但当时瓦剌之危尚未完全解除,明朝也元气伤损,更何况明朝严禁后宫干政,孙太后手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权利能够让朱祁钰还位。
宣宗膝下子嗣单薄,一共就只有两个皇子,孙皇后所生的朱祁镇还有吴贤妃所生的朱祁钰。朱祁镇登基时才九岁,根本就无法管理朝政,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朝堂上的大事小情都是太皇太后张氏与内阁“三杨”在打理,太皇太后薨后,孙太后继续辅佐朝政。虽说孙太后实际上打点着朝政,但明朝毕竟严禁后宫干政,孙太后辅政实际上的象征性要更高一些。
明朝创立之初从太祖一朝开始,就禁止后宫干扰朝堂上的事情,当然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情况下皇太后还是可以掺和掺和的,就好像孙太后这样。但毕竟当时的孙太后不像是当年的武则天,也不是后世的慈禧,她手中的皇太后印玺权威还远远没到能够废立左右帝位的程度。当初扶立朱祁钰,孙太后其实也就是带个头,朝臣同意了才行,她本身力量并不够。
再者,虽说孙太后是朱祁镇的生母,而朱祁钰只不过是个侧妃所生的庶子而已,但自己的儿子是个啥样子孙太后自己心里也是有数的。英宗在明朝历史上,是个好人但并不是个好皇帝,他忠奸不辨好坏不分,容易听信他人。当初就是他自己个儿一昧听信王振之言执意北征,却又没那能力,最终被瓦剌人给抓走了,于大明江山来说,朱祁镇是有罪的。
朱祁钰虽然出身卑微,但单就能力方面来说,也不得不说他相对于他的兄长还是很出色的。瓦剌大军大举南下的时候,若非朱祁钰临危受命带头死死守住了京师,大明江山恐怕危矣。孙太后当初既然能够先抛开亲儿子的安危而选择以大明安危为重,就说明她不会感情用事。亲儿子虽说回来了,但毕竟大局已定,孙太后也不便让朱祁钰让位,若真那样倒像是过河拆桥了。
经过土木堡之役,明朝元气大伤,数十位随军出征的文臣武将战死,成祖当年留下的五十万大军乃至三大营精锐尽数折损,至于财产方面的损失更加不计其数。瓦剌虽说陷入内乱,但对于明朝的威胁依旧存在,若是孙太后带头逼朱祁钰还位,朱祁钰也是不肯的。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若是朱祁钰与朱祁镇再次明斗起来大动干戈,必然给明朝招来大祸。
出于对整个明朝江山负责的态度,孙太后始终都没有明说让朱祁钰退位,甚至朱祁镇被幽禁南宫受尽艰辛,太子朱见深被朱祁钰所废黜,孙太后都只是在默默看着静观其变。之后因朱祁钰膝下无嗣储传承并且病重,而明朝元气已经基本恢复,这种情况下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立英宗归正,孙太后自然应允,孙太后所为所虑,主要还是为了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