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死于1904年,当时光绪帝仍被慈禧太后幽禁于瀛台,对于前朝的大小事务没有任何处置,翁同龢身后没有丧葬费跟光绪帝压根儿就没什么关系。
晚清时期,作为两朝帝师的翁同龢可谓非同一般,他的人生也算得上是相当辉煌:
第一,出身名门
翁同龢的父亲翁心存乃是道光年间的进士,历经三朝,先后做过兵部尚书、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户部侍郎,后又成为体仁阁大学士,死后追赠太子太保,入贤良祠,且翁心存本也是咸丰帝的老师。翁同龢的两个兄弟,也都是官至巡抚,是一方大吏。
第二,状元及第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翁同龢在咸丰六年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迁任刑部、户部、都察院、工部等,最终还进入军机处。
第三,两朝帝师
翁同龢之父本就是帝师,而翁同龢本人也出任了同治帝载淳与光绪帝载湉的老师,使得翁同龢成为晚清最后的两朝帝师。
第四,清流首领
翁同龢入仕之后,参与主持科举考试长达40多年,可谓门生满天下,而晚清时代,翁同龢凭借着这个优势,也成为了当时的清流士林的魁首之人。
第五,文化大家
翁同龢家族世代书香,且作为帝师,其文化水平自然也是非同凡响,翁同龢的书法造诣相当之高,而这也是后世翁同龢经常以正面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无论是出身还是地位等,翁同龢与曾国藩等晚清四大名臣相比都毫不逊色,而且除了这些,翁同龢还有个非常重要的地位,那就是维新变法的主要支持者。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那道著名的《定国是诏》就是由翁同龢亲自主持草拟制定的。然而很尴尬的是,变法刚刚开始冒个苗头,翁同龢就被革职回籍。
1898年6月15日,也就是戊戌变法的第五天,翁同龢照常入宫,结果没有任何预兆的,翁同龢接到了一封诏谕:“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不允协,以至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於召对时咨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於词色……翁同龢著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
翁同龢被突然踢出局,到底是光绪帝的意思还是慈禧太后的意思,实在是不得而知,不过翁同龢这个人,实在是非常奇怪。
首先,光绪帝的变法热情,其实说起来还是翁同龢挑起来的,康有为最初也是翁同龢引荐给光绪帝的,然而翁同龢引荐康有为时,一边称赞其“才能胜臣十倍”,一边又说其“恐居心叵测”,翁同龢的日常处事,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康有为对其怀恨在心,光绪帝对其逐渐不满,而且无论当时的清流派、实干派与守旧派,全都觉得翁同龢不是自己这边的人。
事实上,翁同龢除了清廉与文化程度比较好,写字很漂亮之外,并没什么值得称许之处。
第一,以个人私怨而害公义能够说明这点的,就是翁同龢对李鸿章的态度,两人最初结仇,主要还是当初李鸿章为其恩师曾国藩代笔参奏了翁同龢的兄长,也就是办事不利有错在先的翁同书,结果翁同龢由此恨上李鸿章,而且不论青红皂白是非对错。在朝政之上,凡是李鸿章与曾国藩支持的他便反对,李鸿章曾国藩反对的他便支持,完全对人不对事,其心胸之狭隘令人瞠目。
不仅仅是李鸿章,即便当时的恭亲王奕訢,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均与翁同龢不睦,可见翁同龢的为人到底如何。
第二,心高气傲不可一世翁同龢乃是两朝帝师,身份贵重,然而这也使得翁同龢的眼睛逐渐长到了头顶,除了寻常同僚,甚至是恭亲王也被其不放眼里,满朝文武,说与翁同龢交好者基本没有,而与其有怨者遍地都是。原本,无论是慈禧太后还是光绪帝,对于翁同龢都是宠信有加,然而翁同龢却恃宠生娇以功造过,把朝野上下得罪了个遍,这样的人实在是留不得。
第三,顽固不化因循守旧虽然翁同龢支持变法,甚至还亲力亲为参与其中,但是翁同龢在很多方面依旧非常保守,甚至到了冥顽不灵的地步。作为变法的支持者,翁同龢却又鄙夷洋务派,作为改革的支持者,翁同龢又坚持各种陈规旧例,尤其是各种繁琐的礼仪。在诸多的大是大非上,翁同龢态度模棱两可不置可否,但在细枝末节上,却又锱铢必较惹人厌烦,以至于光绪帝都无法忍受。
所谓“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李鸿章作为晚清第一背锅侠,让“天下瘦”确实是事实,但向来以正面形象出现的翁同龢,为何会让“世间荒”呢,因为翁同龢并非善茬。翁同龢生活在科举制之下,他的意识中在意的,实际上只有其个人的前程与利害,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亟需实干者的晚清时期,作为清流魁首的翁同龢,非但没有任何助益,反而成为了到处惹乱添麻烦的代表。
1898年5月29日,也就是变法前13天,恭亲王奕訢离世,奕訢与李鸿章等一样,都属于实干派人物,而其临终之际,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询问“朝中谁人可用”。奕訢认为,首选就是李鸿章,只不过他积毁销骨一时难用,至于其他,便是荣禄与张之洞。当光绪帝说起翁同龢时,奕訢突然激动起来,挣扎起身道“聚九州之铁,不可铸此大错”。对翁同龢的评价,奕訢只有八个字,那就是“居心叵测,怙势弄权”。
1904年7月3日,75岁的翁同龢病逝,而当时的翁同龢乃是被革职回籍,甚至还是戴罪之身,朝廷自然也不可能拨银为其置办丧事。而翁同龢最终被光绪帝与慈禧太后所弃所厌烦,得了如此下场,也是其自己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