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女婿中的‘’婿‘’字?

最早的“女婿”,写作“女壻”,随着时代的推移才从“女壻”变成了“女婿”。

“壻”的左边并非是土地的“土”字,而是个士大夫的“士”字。

汉代的名士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于“壻”的解释为:壻,夫也,从士胥声。

从这里也看得出,早期的“女壻”,要从“士”与“胥”两个方面来看,前者象征着一种地位,比较显贵,而后者象征着一类人群,比较忙碌。



先秦的周朝等级森严,天子以下分别是诸侯、卿大夫、士,然后才是民与奴,其中的“士”,在后世经常被称作是士大夫,其实这个称呼是错误的。

从当时的各方面典籍之类来看,早期的士,正规的称呼是“大夫士”,而非“士大夫”。

这很简单,因为一开始“大夫”的地位要在“士”的前面,传统贵族的地位要高于官吏。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出现了变化,官吏的地位与重要性不断上升,越过了大夫,因此在战国开始,士就到了大夫的前面,称作为“士大夫”



而“胥”字,则是古代对于那些经常在外忙碌却顾不得家的人。

《左传》:晋侯使解扬归匡戚之田于卫,且复致公壻池之封。

早期的“壻”,其实是一个泛指,说的是所有那些具有一定地位而且经常在外忙碌的男子,而后来人们发现女子的丈夫也与此类似,开始将其作为代指。

以前男子地位高于女子,自然不可能觉得自己整天忙着不顾家,只有那些贵族觉得自己的女儿出嫁后,女儿的丈夫总是很忙,所以才将其称作“胥”



另外,古代的“胥”也是对于小吏的一种称谓,虽然地位不高,但好歹要比平民百姓好很多。

胥,整天忙忙碌碌,顾不到自己的家庭,但那时候男主外女主内,要成为胥也是一件好事,所以人们虽然觉得胥不顾家,但还是希望成为胥。

对于女儿的丈夫,人们也希望他有出息,因此将之称作为“壻”,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

传统文化中,很多的称谓其实都包含着一定的期待,是一种赞誉和美称,女婿这个词汇也是一样的,女方的娘家人希望女儿的丈夫将来有出息,因此称作“女壻”,后为“女婿”



“女婿”这个词,真正出现在史料记载之中,还是汉朝,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将秦朝丞相李斯女儿的丈夫,称作是李斯的女婿。

从胥,再到壻,然后再到婿,这是个不断变化演进的过程。

原本的胥是个中性词,加上士字部之后,成为了带有褒义的字,虽然古代的“壻”整天忙没什么时间顾及家庭,但在古人看来,这也是男子有本事的表现。

“女婿”这个称谓,就是以前的人希望女儿能够嫁个有前途有地位的男子,所以用女婿这个词语来表达期望,“婿”这个字就是由“壻”演变而来,以强调是女儿的丈夫。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