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候补知县有哪些权力?什么时候可以转正?

电影《九品芝麻官》的主角包龙星,就是个候补县令,在清朝时期施行一种候补制度,也称作是“需次”,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人在科举成功之后,都可以立刻赴任,有些会成为候补。

在所有的候补之中,候补知县是最多的一种,听起来好像也没什么,候补就候补,可实际上在当时,很多人候补了几十年都没能实授,最终一辈子都在候补。



从满洲入关开始,就已经出现了这种候补制度,到了清朝中期,这前百余年岁月里,其实也没出现过太大的问题,因为当时人数还是可以控制的。

可到了清朝中后期,事情逐渐出现了问题。

乾隆时期之后,清朝不管是通过科举考试的,还是花钱捐纳的,绝大多数人都要额外追加“投资”才能够得到实缺上岗,不然就一直处在候补的状态之下。



如果觉得这样就很夸张了,那就太天真了,清朝的候补到了晚清更加可怕,咸丰时期,因军功被保举成为提督的将近八千人,总兵甚至超过两万。

然而尴尬的是,当时清朝实际需要的提督不过十九人,其他人数全都是候补。

因为候补的人数实在太多,当时如果说你是个什么候补知县、候补提督、候补其他杂七杂八之类的人员,根本就没人搭理你,因为除了名义上似乎好听些,完全不顶用。



骆秉章担任四川总督的时候,曾提及一名当地的候补知县,抵达四川后愣是等了十多年,依旧没有任何差事,最终一大家子竟然在饥寒交迫中离开了人世。

与此类似的事情,在清朝时期并不少见,甚至到了中后期,几乎遍地都是。

有人说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可候补知县与知县完全两码事,候补知县没有品阶没有实权,更加没有俸禄,除了有个名头之外真的与寻常百姓没什么差别。



就像足球赛场上的候补人员,通常只有正式队员出了问题,才能是替补上场,而候补知县的处境更加艰难,因为候补者往往都是一大群人,而且候补通常也没什么希望。

除非现在的实任者出了岔子,被朝廷处理了,这时候才能有候补者的出头之日。

整体来说,古代的候补知县根本就不值钱,没什么实际权柄,至于转正的时间期限也通常没有明确规定,有人候补到离开人世依旧都在候补,最终也只有无尽等候,没有补。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2-03-02 20:58
  • 阅读 ( )
  • 分类: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