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之母若是皇太后,那么自然比皇后尊贵,可若不是太后,那就要向皇后行礼。
古代的时候,礼法是至高无上的,所有的一切都要严格遵循礼法来进行。
按照传统的嫡庶,一个家庭之中,所有的儿子都要尊自己父亲的正妻为母,而生母倘若为侧室的话,那么就很难说了,民间的话,甚至不能称生母为娘。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至高,能够让皇后行礼的后宫中人,那么也只有皇太后还有太皇太后,一般来说皇帝之母都是太后,但也有例外,比如说皇帝并非先帝皇后所出,且生母地位太低。
所谓的太后,从先秦时代秦国秦昭襄王之母宣太后开始,宣太后原本只是秦昭襄王之父秦惠文王的一个嫔御,并非王后,她是在昭襄王登基后临朝称制,因此称了太后。
秦朝以后规定,皇帝的正妻在丈夫驾崩以后,新帝登基成为太后,通常来说,太后都是新帝的生母,当然也有不少太后是皇帝礼法上的母亲。
原本皇太后只有一位,只有先帝的正妻皇后可以成为太后,如果皇帝的生母为侧室,那就未必可以了,如果新帝本身就是先帝皇后生的,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古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真正嫡子继位的皇帝并没有那么多,而每当皇帝为庶子,往往还是要尊先帝的皇后为皇太后,自己的生母往往都是太妃,很少会成为太后。
真正出现两宫太后还是在明朝,景泰帝朱祁钰登基后,册封生母吴贤妃为皇太后,而嫡母孙氏乃是其父明宣宗继后,因此为上圣皇太后,虽说都是太后,但依旧嫡庶有别。
在此之后,但凡出现皇帝出身庶子的时候,都将自己的生母也一起册封为太后,与先帝的正宫皇后同尊,两位都是皇太后,但是还是以嫡母为尊,生母为次。
在宫廷之中,皇后名份上是后宫之主,她在后宫的地位跟皇帝在前朝是一样的,然而皇太后要是在的话,那么皇后还是要低一头,看到皇太后要行儿臣之礼。
如果皇帝的生母为先帝的侧室,并且在新帝登基后没有获得太后的名分,就算是成为了太妃之类,也还是庶,在礼法上的地位,根本就无法与皇后相提并论。
说简单点,名不正则言不顺,即便是皇帝的生母,若没有皇太后的册封地位,那么就是要低于皇后的尊位,理论上要对皇后行礼,但皇后毕竟是媳,往往都要避开这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