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冠三军”一词在史书和文学作品中常见到,《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有这样的话:“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何谓绍为无用之人乎?”
说的是袁绍手下不乏可用之人,颜良、文丑英勇善战,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
可以看出,“勇冠三军”指的是勇敢或勇猛是全军第一。这里的“三军”,并不是指具体的军队,是军队的统称。
我们常引用的一句古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的是军队的首领可以改变,可以换人,但匹夫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
图:关羽剧照
比如,长平之战中,廉颇坚守不出,消耗敌军势力,秦王派人去施离间计,赵王上当中计,派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来代替廉颇,导致大败。廉颇被换掉,就是“三军可夺帅也”。
而“匹夫不可夺志”这句话,现实中不少人对此却没有深刻认识和理解。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的。
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缺乏在某一方面决心有所作为的努力方向。
那些目标不坚定,方向常改变,见异思迁,见硬就回,遇到困难就垂头丧气,经不住任何失败和挫折的人,是做不了成功者的。
图:张飞剧照
与勇冠三军类似的成语还有犒赏三军、家半三军。“犒赏三军”是用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军队将士。“家半三军”形容一家人的数量很多,抵得上半个军队的数目。
那么,“三军”除军队的通称外,还有具体所指,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书籍中,三军的含义也是不同的。
图:赵云剧照
周朝诸侯大国三军包括中军、上军、下军。一军12500人,三军共37500人。
春秋时期大国三军包括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中军为统帅。
《商君书·兵守》中的三军:壮男、壮女、男女之老弱者各为一军。
《六韬·犬韬·战车》中的三军:车、步、骑三个兵种。
近现代的三军:陆、海、空三军的合称。
具体到我们每个普通人,虽不可能“勇冠三军”,但可以“匹夫不可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