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
开国少将李贞就是这样一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军。
李贞(1908—1990)湖南省浏阳县人,“开国女将”。革命战争年代,李贞曾任红军第6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120师直属政治处主任,晋绥军区政治部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西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军事检察院副检察长等职。
1、童养媳投身革命1908年1月26日,李贞出生于湖南浏阳县永和镇小板桥乡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6岁的她送给一个姓古的医生家当童养媳。干起了打水、砍柴、洗衣、做饭、带孩子的活儿,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未婚夫比她大4岁,经常对她拳打脚踢,被打得鼻嘴出血。1924年正月,李贞与丈夫举行了婚礼。1926年,李贞和姐姐到永和区秘密参加妇女协会。接待的同志把她的“旦娃子”的名字改成了李贞。从此,李贞这个名字,伴随着她走过了20多年的战争岁月,伴随着她走进了新中国的将帅之列。
李贞参加妇女协会后,开始识字学文化,到处发动群众,组织农会、妇女协会和儿童团,被选为浏阳县永和乡妇女协会委员长、区妇女协会委员。
1927年3月,李贞入党, “四·一二”政变后,李贞的名字上了通缉令,古家也受到了牵连,古家托人送礼,并请邻居作证,证明李贞早和古家断绝了关系,正式给李家下了休书,从此一刀两断。
1927年马日事变以后,党组织派王首道到浏阳开展工作,任特委书记,他得知永和区几名党员组织了临时支部,书记就是李贞,便让联络员张启昌带着去见李贞,李贞便成了永和区第一个地下支部书记。
1928年春,为反敌人“清剿”,特委成立工农暴动委员会,由张启龙任暴动委员会主任,随后建立了浏东游击队,刘少龄任队长,共10多人,只要有一支枪,他们向平江游击队借一些枪。李贞要加入游击队,队长刘少龄不同意,认为有女同志不方便,李贞坚决要加入,终于成了浏东游击队里唯一的一名女队员。
起初,浏东游击队主要在永和、高坪、蒋埠江地区活动。小有战果,队伍逐渐壮大,枪越来越多。敌人调集兵力围追游击队。在上洪地区一次战斗中,队长刘少龄不幸牺牲,党代表刘先洵惨遭杀害。
平江游击队转入浏阳作战。浏阳县委将浏东、平江两支游击队合编为平浏游击队,由李石雄任队长。领平浏游击队打过很多胜仗。其中,袭击张家坊团防局打得很漂亮。
张家坊团防局气焰嚣张,无恶不作。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平浏游击队决定给敌人点教训。
张家坊四面环山,地势险要,处于湘赣两省交通要道,易守难攻。平浏游击队决心拿下张家坊团防局,为民除害。
1928年初夏,游击队员头天下午分散行动,天黑前到大众岭汇集,这里距张家坊10多里。队伍集后,次日拂晓赶赴张家坊,包围了团防局。
游击队事先做好了周密安排,安排了内应,趁敌人还在梦中,游击队冲进去,当场处决了张禄康等4个坏蛋,缴获了8支枪和数百发子弹,其他的敌人,纷纷逃跑。游击队取得了胜利,大大鼓舞了士气。
随后,游击队转攻江芦塅的李家大屋,这里的团总叫孔昭四,是地方一霸,他的团访兵有十几条枪。强攻会吃亏,只能智取。
游击队选派两人到李家大屋当团丁,里应外合,最后杀了反动团总孔昭四,缴获了十几条枪。游击队烧了李家大屋,打开粮仓,让群众把几十石谷子挑走了,为民除了一霸。平浏游击队经过几个月的发展,队伍壮大到近百人。
同年9月,游击队第三次攻打张家坊。事先游击队先派人侦察了敌情,王首道、张启龙、李贞等人商量,决定化装进入张家坊,兵分两路:一批人化装成收秋的短工先进去,把枪支和土炸弹藏在筐里;一批人化装成迎新娘娶亲的进去,枪支藏在花轿里。
这天清早,张家坊来了一支热热闹闹的迎亲队伍,有四五十人,抬着花轿,吹吹打打。李贞坐在花轿里。轿子到城门口时被拦住时,迎亲的人递过礼包,守城的立刻放行了。
到团防局门口,团丁纷纷跑出来看热闹,游击队员马上从花轿里摸出枪支,迅速冲进团防局,团丁们乱作一团。敌人组织反扑,游击队居高临下射击,杀死几十个敌人,缴获了一批枪,他们打开牢房,放出了被关押的人,将缴获的粮钱布匹分给了贫苦百姓。
在后来的一次战斗中,浏东游击队伤亡惨重,为掩护伤员转移,李贞等人吸引敌人火力,将敌人引向玉狮子崖。到崖顶时,子弹打光了,她们就用石头向敌人砸去,敌人猛往崖上攻,李贞等人陷入绝境,在危急时刻,身为士兵委员长的李贞最先跳下悬崖,不知昏迷了多久,清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血染的草木丛中,是被树枝架住了,当时没有摔死。不远处还躺着牺牲的两个队员……
2、红军妇女团政委1930年4月,浏阳成立了6个赤卫师,在红六军的支援下,首次占领浏阳县城。
这一年,李贞已到地方,在浏阳县苏维埃妇女部工作。8月,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李贞任游击总队的代政委兼县苏维埃政府宣传大队队长。宣传大队有100多人,多数是女同志。战斗打响了,宣传队员就去抬担架,搞救护,有的拿起枪,直接参加战斗。军阀何键在长沙城筑碉堡,挖战壕,拉电网,严防死守。久攻不克,红军只好撤离。
1931年冬,湘赣省委经过研究,成立了红军妇女独立团,共500余人,省军区任命了团、连、排干部,李贞任该团政治委员。
红军妇女独立团成立后,与红军部队参加了多次战斗,打了多次胜仗。大的战斗一次是阳城阻击战,一次是永新与莲花之间的战斗。
阳城阻击战发生在1932年春,担任阻击任务的是红军妇女独立团和青年连。李贞带领一个妇女连,担任堵击安福方面敌人进攻永新苏区的任务。在战斗的关键时刻,团长郭勇投敌叛变,敌人得知,阻击他们的是红军妇女独立团,知道了红军的布防情况。于是,敌人调集兵力,妄想吃掉红军妇女独立团。
在这危急时刻,红军学校干部连前来增援。红军妇女独立团减轻了压力,由红军学校干部连接替青年连阵地,迎击敌人;青年连接替妇女连阵地,妇女团一部分留在青年连阵地上,一部分作预备队。当敌人发起进攻时,红军全力应战,一次次击退敌人,一直坚持到第四天。敌人伤亡惨重,狼狈撤退。
阳城阻击战,妇女团3人负伤,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受到了上级的表扬。
后来,妇女独立团转为地方武装,改为担任保卫机关、维持治安等任务了。它从创建到改编只有几个月时间,但在红军建设史上,却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李贞在妇女独立团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长征中的革命夫妻1935年元旦,由任弼时主婚,李贞和甘泗淇举行简单的婚礼,贺龙在婚礼上称他们是很好的一对革命夫妻。
图:甘泗淇
1934年8月7日,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等率领下,李贞随红军学校从江西出发,开始西征。
在黔东甘溪一带,部队遭敌大部队突袭,部队被分割包围成几段。为突出包围,李贞奉命向部队传达军团首长的指示,她爬上一座大山,艰难行进,突然看见一个战士的担子里有两个脸盆,他从战士那里借了一个脸盆,坐在盆里,顺着山坡滑下去,半山腰撞在一棵树上,胳膊和腿都划破了。她一瘸一拐下了山,天黑前找到了部队,完成任务。两军会师后,肖克和王震称赞她是红军中智勇双全的女将,及时传达了军团首长的指示,使部队转危为安。
1935年,红二、六军团完成了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11月19日,从湘西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
长征中,李贞担任红六军团组织部长,既要行军打仗,又要做党团、干部等工作。晚上宿营时,她给那些小红军战士缝补衣服。后来,红军缴获了一批骡马,给李贞也配备了一匹马。为了照顾小战士,她和丈夫经常把马让给他们骑。宿营时,她把自己帐篷让给年幼体弱的小战士居住。
长征出发时,李贞已有身孕,但坚持行军。由于过度劳累,加上饥寒交迫,李贞病倒了,但她仍跟着部队一道行进。后来病情严重了,大家把她捆在了马背上继续行军。她高烧不止,被诊断为伤寒病,由于红军缺医少药,甘泗淇便把一支金笔卖掉,买来了针剂,李贞的高烧才退。
部队过草地时,李贞怀孕已7个多月了。在这段最困苦、最难行走的征途中,李贞早产了。这时,红军战士靠吃树皮、草根为生,甚至吃掉了战马,是红军最困苦时期,大家对这个小生命百般呵护,但还没走出草地,这可怜的小生命便夭折了。
失去孩子,李贞伤心不已,身体愈发虚弱,常常发高烧、昏迷不醒。当时,李贞夫妇不经常在一起。甘泗淇想方设法过来照顾她。李贞不宜骑马,甘泗淇就背着、扶着她走。战友们怕把俩人全拖垮,就做了副担架抬着李贞。当李贞清醒时,浑身疲弱无力,但她坚持不坐担架。无奈之下,贺龙下命令,让甘泗淇跟随担架同行,以便护理照应李贞。甘泗淇为了减轻战友们的负担,坚持自己也抬担架。
抵达哈达铺后,就地休整了一些日子,李贞吃了几服中药,病情好转。此后,她不肯坐担架了,就骑马前行。部队北过渭河时,为了保障李贞的安全,战士们把她“绑在马背上过了渭河”。
1936年7月2日,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7月5日,按军委电令,由红二、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共同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任政委,萧克任副总指挥,关向应任副政委,李达任参谋长,甘泗淇任政治部主任,李贞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携手北上,很快就进入荒无人烟的水草地。有天傍晚,李贞发现女战士马忆湘独自抽泣抹泪,她询问得知,马忆湘在过河时跌倒了,把她的粮袋子卷走了。李贞抓了一把自己的青稞炒面给她,并告诉了甘泗淇。甘泗淇召集政治部成员,号召每人拿出一把炒面,帮助马忆湘渡过难关。大家凑了三四斤粮食,马忆湘得救了,跟随大部队走出了茫茫草地。
红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后,贺龙在一次总结会上,称赞甘泗淇、李贞夫妇是“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图:李贞与甘泗淇
4、为革命奋斗终生1937年“七·七”事变后,李贞随贺龙率领的部队东渡黄河,奔赴抗战前线。就在此时,李贞奉调延安妇女干部学校任校长,她想不通,正是在驱逐日寇的时候,为何让她从前线回到后方。贺龙对她说,党是相信你的,你很合适。
解放战争时期,甘泗淇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李贞调到西北野战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甘泗淇志愿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李贞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两人一同赴朝作战。回国后,甘泗淇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李贞任军委防空军干部部的部长。
1955年甘泗淇被授予上将军衔,李贞被授予少将军衔。
图:毛泽东为李贞授衔
长征途中李贞失去孩子以后,她再没有怀过孕,李贞夫妇抚养了20多个军人遗孤,李贞把伟大的母爱奉献给了这些孩子们。
1990年3月11日,李贞走完了她光辉的一生。
人们清理她的遗物时发现,这位参加革命64载的女将军,全部财产包括:4枚勋章;四把用了15年的旧藤椅;一只用了40年的行军箱;一台用了14年的“雪花”牌单门电冰箱;11000元人民币;2500元国库券;战争年代留下的两根小金条。
李贞在遗嘱中安排:一根金条捐给她的家乡浏阳县,一根捐给甘泗淇的家乡宁乡县,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存款一分为二,一部分捐送北京市少年宫,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党费。
这就是李贞,一个为革命贡献了一生,把爱全献给了人民,值得后人学习与怀念的李贞。
主要参考资料:
《开国女将军李贞》;
《开国女将军李贞--纪念李贞将军诞辰100周年》;
《王首道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