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是蒲松龄放弃科举考试后,为激励自己发奋读书写作,在镇尺上刻下的一副对联,用以自勉。
蒲松龄(1640—1715)是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出生在山东淄州(今淄博市)的一个“书香”家庭,但他的祖上并不显赫,他的父亲被迫弃儒从商,所以这个“书香”门第,实际上是个破落地主兼商人的家庭。蒲松龄的童年时代正是清朝初年,淄州一带灾荒连年,战祸不断,他看到的是清政府横征暴敛,吏治败坏,贪污横行,民不聊生,哀鸿遍野的社会现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
蒲松龄小时后就很聪明,酷爱读书,学习很用功,他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仕途,改换门庭,以光宗耀祖。由于蒲松龄的刻苦用功,他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19岁时,考取了县、府、道三个第一,中了秀才,名震一时,主考官非常看重他的才华,赞赏他的文章“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淄州官员对他也很器重,称赞他才华横溢,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当蒲松龄春风得意,准备一展雄风时,形势却急转直下,蒲松龄屡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是榜上无名,到31岁时,他还没有中举,这对一个生活在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几乎到了穷途末路,前途暗淡无光,十分可悲。
原来,蒲松龄中了秀才以后,一心致力古文辞,特别是从25岁到30岁这段时间,他和一个叫李尧臣的一起读书,以求取功名。但是这时的蒲松龄对科举考试并不专心致志,对八股文或是策论制表等不感兴趣,所以每次科举考试,他的卷子总是不如考官的意,因而名落孙山。相反,他却走上了一条“歧途”,专心的学习运用古文辞,再熔铸从生活中采撷到的生动活泼的语言,致力于小说创作。他在小说创作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才能,越写越得心应手。本来他对四书五经、历史典籍、唐宋古文的勤苦攻读,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却转到了小说创作方面,在考场上屡战屡败,小说却越写越有声有色,越写越上瘾。
蒲松龄的朋友孙惠曾在一封信中写到:“兄台绝顶聪明,稍一敛才攻苦,自是第一流人物。”孙惠独具慧眼,看出了蒲松龄在小说创造方面很有才华,但只要他收敛起这方面的才华,专心致志地刻苦攻读,以应科举,一定会成为“第一流人物”,也就是说由乡试中举,再由会试及第,走上仕途之路。
蒲松龄一方面梦想中举,对科举并没有完全死心,另一方面又沉溺于小说创作中,熊掌和鱼翅二者不可兼得,于是他在铜条上刻下了一副对联,以自勉发奋写作。对联引用项羽的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历史故事,表现了蒲松龄的雄心壮志和宽阔胸怀。
从此之后,蒲松龄专心读书写作,常常读写到深夜,上床后仍要拿起书看上几页,也有时通宵不眠,在灯下苦读。蒲松龄生活上并不富裕,他买不起书,遇到好书就动手抄录,每次从别人手里借到一本好书,他如获至宝,爱不释手,要阅读几遍,然后夜以继日的拼命抄写,如果书的部头太大,自己没有太多的纸,他就从中选出精彩的篇章和段落来抄,集成选本。蒲松龄在刺史毕际有家里连续教书达30年,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毕家有大量的藏书可借他阅读、抄写,毕家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写作环境。
由于蒲松龄的秀才出身和游幕、教书生活,使他接触了大量的统治阶级人物。另一方面,由于他处在社会的下层,长期居住在农村,家境贫困拮据,又使他与下层人民保持了密切的联系。他仔细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特别注重观察人物,上至官僚绅士、举人名士,下至农夫村妇、婢妾娼妓,以及恶棍无赖、赌徒酒鬼、僧道术士,蒲松龄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言语举止等等,观察入微、剖析透彻。这些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素材,使他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基础。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他终于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优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小说以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表现了强烈的反对封建礼教精神,对科举制度作了揭露。同是,也揭露了封建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蒲松龄是一位具有多方面艺术才华的高产作家,除了《聊斋志异》外,他还写了大量的诗、文、词、赋、戏曲、俚曲和一些杂著。蒲松龄之所以取得累累硕果,是和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攻读,博览群书、了解社会分不开的。
【小结】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封建社会有很多的聪明人物,成为空名的文人学者,由于一味的追功求利,结果在社会上碰的头破血流,而在学业上一无所获,荒废了宝贵的青春和才智。而蒲松龄在科举上连连受挫后,发奋立志刻苦攻读,终成为著名文学家,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字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