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神话故事,不仅是你在相信,我也相信,还会有更多人相信,神话故事的由来不是随意瞎编乱造的,而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远古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拿《山海经》一些故事来说说,看看远古神话人物的精彩。
自然环境的治理1、大禹治水
大禹娶的是青丘涂山九尾狐,三过家门不入,只剩下孩子的啼哭和九尾狐的担忧。孩子啼哭是对父亲怀抱的依恋,九尾狐的担忧是对丈夫安危的顾虑,可在面对水患横生的远古时代,个人私利在大义面前变得微不足道,只有国之后才有家,泪水流的可敬。
2、精卫填海
精卫是炎帝的女儿被水溺亡而化的精鸟,从西山衔来石子和木棍,要填平罪魁祸首东海。看似自不量力的举动,实则在强调当时水患的严重,人们治水条件的简陋,不得不靠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去坚持。精卫精神其实就是抗争自然灾害的不妥协。
3、夸父追日
夸父生长的地方太过寒冷,所以他想捕捉太阳放到故乡,让族人能够在阳光下成长,一路的奔跑,一路的追赶,从少年跑到中年,最后渴死在路途。这是先人为改善生存环境所做的努力,即使身死也不悔,因为奔跑在族人的未来的道路上。类似愚公移山的故事。
自然环境的恶化1、共工怒撞不周山
看似争夺权势的之战后的任性惊天一撞,天倾地覆,实则在指生存环境的恶化,安宁过后的灾难再生,人类栖息地的危机。这就是大自然的不可防御性的灾难,借古代人物在说远古人物生存的灾难。怒撞不周山后的惨剧类似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2、女娲补天
面对突发的灾难,人类为了重建家园,不得不再次对环境进行治理和排险。女娲挺身而出,炼五彩石以补天,阻止了天河之水倾泻到人间的泛滥成灾,当补天完成,女娲再也没出现过。后人鲧接过了治理人间水祸的担子,然后是大禹。无数人的前赴后继,以李冰修建都姜堰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将治水的功绩永远写在了历史上。
生存环境的抗争1、后羿射日
天上十日齐出,民不聊生,人类生存危机出现,大(后)羿手拿帝俊所赐的神弓和神箭,一连九开弓,射掉破坏环境的九日,让人间再次回复平和、光明的乐土,让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危难处自有英雄出,是远古人物的神化,也是人类抗拒灾害的不屈之心。
2、嫦娥奔月
这个故事最让人回味,好像是女版陈世美再现,嫦娥舍夫上天享乐,其实月宫有什么呢?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没有人烟生存的意义何在?在我看来,月宫其实是人间灾难后人类的理想中安居地,是迁徙的愿望之地,嫦娥奔月说的是人类迁徙地的美好愿望。
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1、炎黄之战
炎黄之战其实是内部联盟的重新整合,黄帝取代势微的炎帝掌握了中原政权,是先进生产力的选择。炎帝虽败,却是人类最早的部落领袖,即使落败并未落幕,因此炎黄子孙的排位仍然在黄帝之前,时代变换不是推翻自己的精神支柱,所以炎黄仍然联盟。
2、蚩尤、刑天
蚩尤、刑天与黄帝之战,只是部落之间对权势的挑战,没有对错之别,就如同当初黄帝挑战炎帝一样。蚩尤、刑天都败了,也就代表自己的族人败了,但其战斗意志和不屈精神被黄帝认可,被远古人们接受,所以他们还是悲情英雄。
在看过上面的神话故事以后,你想一想这样的解读是否合理,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当我们把神话人物带进当时的大环境进行解读,就不会生出很多不可思议的荒谬之感,因为我们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很多神话故事是破绽百出的闹剧。但想想千年之后的后人来看我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是否也是觉得落后,很多事情荒诞不经?
今天,有什么经验需要分享呢?
立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