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目的颤抖”!意思是,你越想得到什么,由于太过重于结果,反而往往会失败!,我今天教给你两招解决办法。
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说:“以瓦注者巧,以钩注者惮,以黄金注者昏。其巧一也,而有所矜,则重外也。凡外重者内拙。”
意思是说:“用瓦器作为赌注心里非常轻松,用带钩作为赌注心里就有点儿害怕,用黄金作为赌注就会心慌意乱。博弈技巧本是一样的,越到后来顾虑越重,那就是以身外之物为重了。大凡对身外之物看得过重的人,其内心就会笨拙。”
这个“外重者内拙”,也许是对目的颤抖根本原因的最好解释。
在现实中,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足球运动员,尤其是一些球星,往往越想进球的时候,都会把近在咫尺的球踢飞。
这个孩子,明显的是太重视考试的结果,从而产生“目的颤抖”,而在一次次打击后,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正确对待目标!有句话说得好:“大体则有,具体则无。”在做事情的具体过程中,更应该把羁绊心灵的“目的”扔得远远的,让自己得意淡然,失意坦然,平心静气,气定神闲。如此心境,哪里还有什么目的颤抖?如此人生,岂能不多一筹胜算?
二、合理归因!老师考的不理想,不能简单归因为“我没考好”、“没发挥好”“我不行”这样的原因,而是进一步分析“我哪些题没有做好?”“我为什么没有考好”?这样就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考试的结果,转移到考试过程上去,从而摆脱由“目的颤抖”而产生的逃避想法。
学习无捷径,考试有技巧!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高考研究,给您更专业的知道!关注我,祝你赢在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