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中专还是选五年大专?

回答:

题主:好!中考后的路有很多条,不一定只选这两条,而且“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客观选择,给你一个全面、可行的建议吧,供你参考:

中考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重要考试,因为所有考生都将面临着升入不同的学校,踏上新的人生征途。

中考后除了分数特高的考生,将直接进入相应的重点高中,其他考生则将面临着像高考报志愿一样的艰难抉择!都有什么样的路?怎样优选?下面就给大家提一些具体的建议:

一、中考升学的几种途径:

中考后的升学之路,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三校生(职高、技校、中专)、五年制高职。

(一)重点高中

这是考生和家长最希望的升学途径,有省重点、市重点、部分好的民办高中等,这需要较高的中考分数,各市、地、区、县都会公布明确的分数线,哪个学校分数线高、你的分数又够,就上哪个学校即可。高中毕业后绝大多数是升入普通本科以上的好大学。

(二)普通高中

中考分数不够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大多数中考考生,以往主要是升入普通高中,这些普通高中的教学水平和管理参差不齐,今后的升学方向大多数是升入普通本科、高职(专科)等,由于“职普相当”的新政策,普通高中的招生计划会减少,录取分数也会相应提高,将来高中毕业升入本科的比例也会增加。

(三)“三校生——职高、技校、中专”,一般统称为中职学生

  • 1.职业高中,有将近40年的办学历史,最初是在各个市县都设立了“职业高中、农技高中”等,学习的主要课程也是普通高中的文化课和少量专业技术知识,由于可以有少部分毕业生直接升入本科学校,所以起初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办着办着由于缺少实训设备、师资也越来越差、学生也越来越少,逐渐走到勉强维持的境地。国家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逐渐又将各县、市、区的职高、技校、中专、农广校、广播电视大学等合并,形成现在的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职教中心”。学生毕业后的发展方向主要也是升学和少部分的就业。
  • 2.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与职业高中几乎在同一个时期举办,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工人,这应该是最早也是最真实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学习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由于实训设备少、条件差,也主要是纸上谈兵),但初期因为可以分配正式工作所以很红火,但随着政策变化,不再包分配工作,也就逐渐萎缩。
  • 3.中等专业学校,这是最早的高等教育中的最低层次教育形式,即中专、大专、大学这三个层次。建国初期还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最初中专学校可以举办中专、大专、甚至本科班,主要招收高中阶段毕业生(那时考中专比考重点高中难,因为升学率只有3.5%,现在是专科以上的升学率就达到85%)。随着国家教育的大发展和改革,1995年左右中专开始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普通高中也极大普及,中专的生源越来越紧张。到1999年由于国家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通过教育教学水平评估,将原来办得好的中专升格为现在的高职(专科)院校,但是还有较大一部分中专仍然保持原来的中专建制。

(四)五年制高职

这是近十年内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使高等职业教育向下延伸而产生的新升学模式。即初中毕业可以直接升入高职(3+2),有两种具体形式:1.是直接报考高职,前三年按中专培养,后两年直接插班进入高职的大二年级学习,学制五年。2.是进入中职学校的“中高职贯通培养班”,三年后也是插班进入高职的大二,学制也是五年。

二、几种升学途径的基本走向

(一)重点高中,无需多言——目标明确、按部就班、努力拼搏升入重点本科或普通本科。

(二)普通高中,毕业后极少部分升入“重本”,还有一部分升入普通本科,大部分升入高职(专科)。

(三)“三校生”毕业后少部分升入应用型本科(一个是通过对口升学考试;一个是通过中、本衔接即3+4直接升入应用型本科,这种形式还在试点中);大部分升入对口专业的高职(专科);还有一部分选择就业。

(四)五年制高职,途径比较简单,即五年一贯制高职毕业。

三、怎样优选:

教育部已发布“职普相当”的通知,今年开始初中升学的比例:“中职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即职教、普教各占50%,并且适度扩大中职招生规模。据了解,今年各省中职招生规模将达到40%——50%!所以要做好去中职读书的准备。

  • 1.重点高中、普通高中:中考后够哪个学校分数线,就得去哪个学校,没有多少选择余地。还有民办高中,特点是:费用高、透明度差、整体上不如公办学校,所以建议能上公办就不上民办。
  • 2.三校生:相同的是都能参加高职单招和高考,都可以进行中高职3+2和中本3+4贯通培养模式办学;不同的是,职高、中专毕业时多一个对口升学考试,有一少部分(目前是5%)毕业生能升入对口专业的本科;技工学校(培养中级工)、技师学院(培养高级工)比较适合直接就业。
  • 3.五年制高职:优点是五年即可高职毕业,少一年学制;缺点是孩子小、独立生活不太容易,建议孩子独立性强、家长有时间适当照顾、学习又不太好的情况可以选择。
综上所述:无需纠结、面对现实,建议主要考虑孩子的性格、兴趣并参考中考成绩,既要尊重孩子,又要客观抉择;既要兼顾眼前,又要思虑长远,认真优化确定。

  • 发表于 2022-03-24 16:18
  • 阅读 ( )
  • 分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