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推荐,高考改革对考生和家长影响最大的就是选科!为什么呢?
因为你选择的科目组合是否正确,关系到考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高考分数高低;关系到报考学校和专业的范围及意愿的实现度;关系到未来的职业选择;甚至关系到你一生的发展与成就。
选择科目组合有这么重要吗?
肯定有!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般的“人们只会对眼前的选择有所烦恼,却不会对因为选择的对错而造成的未来好坏优劣而有所担忧”;“对未来的预见力是最高的智慧”。
怎么选才算正确,选得好就能报的好吗,选科与专业、与职业、与未来发展有关系吗你会因此而烦恼吗?你会举棋不定吗?你会当机立断吗?
一、高考改革的目的
就是打破原来传统文理科单一、固定的组合模式,改变原来呆板、缺乏创新性的组合。
让学生自己做主、自愿选科、自由组合,舒展个性、发挥特长,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愉快学习,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各种人才脱颖而出,利国利民也利己,何乐而不为呢。二、了解自己、追寻自我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认识自己——我是谁、我最喜欢什么、我最需要什么、我最愿意做什么……我喜欢拆装物品、我喜欢实验验证、我喜欢记背文章、我喜欢朝代更迭规律、我喜欢山川大自然……
我喜欢物理、我喜欢化学、我喜欢政治,我喜欢抽象思维、我喜欢借助形象思考问题……
三、实事求是、客观选择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没有特殊的机缘和安排,都是按照这个规律成长和进步的。
例如伟大的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最初就是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最初就是西南农业学校农作物专业毕业;陈行行等大国工匠们90%以上都是中高职学校毕业,但这些称得上伟大的人,都是一直在从事着并逐步提高最初的专业技术。
四、针对几种选科规定,提一点建议:
全国大体可分为已经改革的省和还没有改革的省,约各占一半。
其中没改革的省还是按照原来的文理科划分——建议报考时参考上面说的几条原则就行。
而对于已经改革的省,就有一些复杂了,下面大体列举一下:
1.改革的排头兵浙江省
浙江省2014年就开始高考改革,前些天省政府又发了“深化高考改革的通知”——将高考改革进行到底!
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2.北京、天津、海南、山东等“3+3”的省,特点是:
除了语数外——3,再加上从物化生政史地6科中,任选3科——加3,这种选科规则与浙江、上海差不多,自由度大,完全打破文理科限制,可以有20种组合,但选科太杂,不好编班、走班,最后还是落到几种主要的组合。
3.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3+1+2”的省,就是除了语数外——3;再从物理和历史两科中2选1——1;再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4科中任选两门——2。
这种选科规则的特点是:
保留了原来文理科的核心科目,即打破了原来文理科的限制,又保留了文理科的大体走向,有些还没有改革的省,也在打算按照这种规则进行选科。
五、选科的建议:
1.喜欢哪科选哪科
先说说天赋吧,例如今年开始的,大学强基计划录取条件之一:获得奥林匹克二等奖以上的考生,只要高考过所在省的一批线,就可以录取到36所强基计划大学(A类双一流大学);还有艺术、体育类专业,最好是有天赋才选学,没有天赋的考生,硬生生的学,即要多花很多钱,又不会考上好大学,将来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真是不值得。
一般的你喜欢的科目基本就是你喜欢的专业;你喜欢的专业很大的可能,就会是你喜欢的职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的科目,才能愿意学、主动学、才能学得好、才能打高分——“高分才是硬道理”,所以选科的第一原则是:愿意学、能拿高分!2.注重科目关联性
各科之间是有一定关联性的,你选择的科目之间最好能互相有一定的联系,互联互助、互相支持。
例如,化学与生物的关联性很强,生物学的形态部分,主要靠记背比较容易学,但要学得真正好、或学深学透,那就得学好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这才是生物学的核心和主干;再比如:历史和政治,历史就是政治的历史、政治就是历史的政治,学历史就是学政治;学政治就是学历史,当然还有很多相关联的科目或局部联系。
当然如果同时喜欢两个没有关联性的科目,怎么选呢?爱好优先!例如即喜欢化学又喜欢历史,那就历史、化学都选,再选一个喜欢的或有关联性的科目。3.需要考虑报考范围大小吗?
个人认为不用刻意考虑,因为你选择科目组合时,就等于选择了学校和专业,所以没有必要在选科的时候考虑报考范围这个因素。况且你最后能选择报考的只有一所学校和一个专业,任何组合能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范围都足够大,你认为还有必要为将来的报考担忧和纠结吗?
4.还是简单排排序吧
总之,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选科组合,选科的原则是—喜欢哪科选哪科;哪科能拿高分选哪科,选科就是选专业、选职业,既要认真对待又不必过分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