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换阵营,为什么秦叔宝就被歌颂,吕布就被骂“三姓家奴”?

admin2023-10-09问答132
玉树沉香回答:人品差异问题。秦叔宝文武双全,讲义气,知进退,明事理,而吕布有勇无谋,贪财好色,不忠不孝。“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身处乱世,换阵营跳槽无可厚非,秦叔宝跳槽是为了拼事业和前途,最后跳槽到了大唐,立下大功,足见其有眼光,他跳槽中还讲兄弟情义,没有把原领导怎么样,而吕布则不同,他拜丁原为义父,被董卓拿赤兔马和财物诱惑跳槽,跳槽就跳槽吧,还亲手杀了丁原拜董卓为义父,后来中王允的美人计,又为了貂蝉杀了董卓,连杀两次义父,不忠不孝,人品这么差,以至于没人再敢收留他了。在奉行儒家忠孝思想的传统社会,吕布这种不忠不孝的人能不被骂么?

中林之木回答:

认贼作父是关键,董卓老贼,人人想诛之,吕某自个抢劫民众也见财忘义,更别说攀“高枝"过程。二,忘恩负义,从恩讲;丁原待他不错,从义讲,丁原作的正,也讨贼。三,不光图财,也图色,对器重他的人又一次只念自己,不顾他人之影响,随心所欲,这就是连曹操也骂吕布“狼子野心"的地方。

哥哥123回答:

很简单,一个是被作者贬,一个被作者捧。三国,关羽正史中两次怕死主动投降,为了一个女人愿意效忠曹操,就这样,被作者捧成忠义无双,三国忠义无双第一人,轮来轮去轮不到关羽,可为什么关羽这么深入人心,而且只要你说几句正史实话,就会被人喷,就因为有人捧啊。至于秦琼,历史中根本就没有当过大元帅,而且历史地位也没那么高,甚至比不上后来造反的侯君集,更无法和程咬金比,可为什么绝大部分人认为秦琼就是最牛逼的,有隋唐演义捧。我们从小接触的是正史还是小说演义,从小接触小说演义,深入人心,一直把小说演义当历史,以至于等成年了,都不愿意相信真正的历史,反而相信小说演义

七月流火140400643回答:

仅依起家成名的经历而言,汉末的吕布与隋末的秦叔宝有很大的相似性。二人都是靠武勇起家的。在后世的文学中,二人的形象在这一点上都有体现。吕布在《三国演义》中,被认为武功是数一数二的。而在《说唐》中,秦叔宝虽然是第十六条好汉,但是,排在他之前的,无论是李元霸,还是宇文成都,以及裴元庆、雄阔海、武云召等等,几乎没有一个是好下场的。如果对功成名就,寿终正寝的人再排一下武力值,那么秦叔宝也是数一数二的。

但历史和小说不一样。文学也不可能完全真实客观的,如果真要追求真实客观,那还是要看历史。吕布最初被五原刺史丁原赏识,就是因为他的骁勇。骁勇是他实实在在的进身之本。《三国志》说他,“以骁武给并州”,说的就是这情况。而秦叔宝被来护儿赏识,大体的原因与此相似。但是,秦叔宝的品质与吕布有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有志节”。

《旧唐书》说:叔宝母丧,(来)护兒遣使吊之,军吏怪曰:“士卒死亡及遭丧者多矣,将军未尝降问,独吊叔宝何也?”答曰:“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如果骁武和勇悍差不多的话。那么二人的差别就在于“志节”二字上了。志是志向,节是气节。志是努力进取和方向,也可以说是人生的目标。节是节制,是有所不为。因为在这两个字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因此,吕布成了“三姓家奴”,最终身败名裂。而秦叔宝成了不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并成为民间歌颂的英雄。

既然我们是从“志节”二字切入话题,那就先从“志”说起。也就是奋斗的目标,也是人生定位。吕布生于汉末乱世,秦叔宝生于隋末乱世。乱世,是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时代,生于乱世,是普通民众的不幸,也是英雄豪杰的机会。乱世人不如盛世狗,一将功成万古枯,是人尽皆知的道理。如果是英雄,在乱世之中,一定会想着有所作为。

吕布和秦叔宝,都算是英雄。都在乱世之中起而行之。我们从正史中,看不出吕布和秦叔宝的家世。我个人揣测,吕布的家世大约要好过秦叔宝。但也并非是有名的世家大族。如果是的话,《三国志》中不可能一语不提及。而秦叔宝基本上是社会下层。《说唐》里的显赫家世,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而且,秦叔宝以个人能力取功名富贵,一世而终,他的后人,也没有可以入国史资格的。这一点,可以去看《旧唐书秦琼传》。至于秦怀玉、秦应等辉煌的后人,也是文学家编出来的。

身处乱世之中的吕布,他的个人定位,是群雄逐鹿中的一员。这种定位,是随着他的地位和实力的上升,而自然形成的。十八路诸候伐董卓的时候,丁原吕布是其中一路诸侯。因为吕布投靠董卓,使得反董势力瓦解。但吕布自己却实力增强。当司徒王允和吕布合谋灭了董卓,吕布的影响力又进了一步。随着官位的提高,影响力的提高。吕布自然就成为逐鹿群雄中的一员。这是他的自我定位。

除董卓之后,吕布的官位是:奋武将军,假节,仪比三司,进封温侯,共秉朝政。这个官职,比关云长的汉寿亭侯可大了不知多少。通俗说,差不多可以达到副宰相的级别了。这个级别的官员,是可以自辟属官的。这就陈宫等一大堆文臣武将追随吕布的原因。因为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他召集属官是合法的。与孙坚、刘表、袁绍等人可以自辟属官是一样的。所以,这个级别的吕布,很自然的成为和曹操、袁绍、袁术、刘表、孙坚一样的,可以逐鹿天下的人物。

秦叔宝就不一样了。他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兵。用现在的情况来对比。吕布是本科毕业下部队,入军营第一天,就是副营级干部。而秦琼一入军营,只是个小兵,只不过给团长或师长(来护儿)当公务员。两个人起步的高度,就差了很多。混了几年之后,吕布混到上将军衔,而秦叔宝只混到大校。这就是两个人的实际情况。所以,乱世之中,吕布有志于逐鹿天下。而秦叔宝的最高理想,也就是当一个合格的战将。这就是二人志向的不同。

因为志向的原因,影响到身后之名,也是正常现象。吕布被曹操所擒之后,原本也是要投降的。可是,曹操没有同意。最终在白门楼吊死了吕布。虽说主要原因是为吕布的无节操。但与他个人定位还是有直接原因的。张辽可以投降曹操并成为名将。但吕布不行。这正如秦叔宝程咬金可以降唐,李密不可以,王世充也不可以,窦建德也不可以。

这就是成者王候败者寇。目标定大了,就不好实际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求荣反辱。

上面说的,是“志”的方面。下面我们再说“节”。节的本质,是节制,是有所不为。这就要观察二人平生经历了。吕布开始是丁原的手下,后来为了个人权益,杀了丁原,而投董卓。投董卓之后,又认董卓为义父。后来,又为了自身权益,而出卖董卓,杀董卓投王允。投王允之后,是吕布政治上的巅峰时刻。王允是司徒,三公之一,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因为投靠王允,吕布升了官,有了开府建衙的权力。这也是他后来参与逐鹿天下的政治资本。

吕布这人,从道德品质上来讲,是有问题的。他一生投靠过很多主子。凡真正提拔过他的两个人,也就是他的两个干爹,都被他杀了。这样的品格,谁敢信任他。如果你是曹操,你擒住吕布之后。敢信任他吗?因此,吕布被骂这“三姓家奴”,大约也不用委屈。

和吕布比起来。秦叔宝就很不一样。在乱世之中,他虽然投过很多主人,但他没有叛主或是卖主求荣的行为。更不要说杀旧主这样的事了。吕布除了丁原、董卓之外,还投过袁绍袁术等人。不过是权宜之计。比起吕布来,秦叔宝一生换的主子更多。他先是跟随来护儿当亲兵,后又跟随张须陀平定叛乱。张须陀被李密打败后,秦叔宝归李密。无论是跟随张须陀还是李密,在战场上,秦叔宝都是奋勇杀敌,保护主将。

有一次,李密与宇文化及交战,战斗中,李密被流矢所中,秦叔宝奋不顾身的救了李密。最后,李密被王世充打败。秦叔宝这部分人马就被王世充所得。但是,秦叔宝并不喜欢王世充的为人。于是,便和程咬金等人一起在战场上拜别王世充,投奔了李世民。

看看秦叔宝的经历,明显的与吕布不同。吕布是杀旧主,投新主,以换取自己的利益。所以,弃旧换新,是自己的自主选择。而秦叔宝换主人,除了最后一次投李世民是自主选择外,其它都是身不由己。旧主人败了,旧公司破产了,重组成新公司。自己自然还要在新的公司里打工。最后,弃王世充,投李世民。他们也没有做出危害王世充的事。只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

秦叔宝投奔李世民后,成为李世民手下的第一猛将。上阵杀敌,他是最勇敢的。每当战场上遇到勇将之时,秦叔宝都是第一个上前对阵。建立了无数功勋。但是,真正的战场,绝不像小说里写的那样浪漫。秦叔宝杀敌无数。自己也无数次受伤。等到李世民平定天下后,秦叔宝的身体常常生病。到贞观十二年,年纪不太大,就去世了。是凌烟阁功臣中,去世比较早的。他的病,其实就是因为战场上受伤太多的缘故。《旧唐话》曾引用他的原话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可见,草根的成名,是拿命拼出来的。

以上的评论是以《旧唐书》和《三国志》等正史资料为准的。除了正史之外,还有文学形象,也影响历史人物的评价。吕布被骂为“三姓家奴”,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更大。演义里的吕布,与正史的差别不是很大。但《说唐》里的秦琼,却比正史里的秦琼更伟大。更正面。他几乎成为义气的化身。而且还有了当驸马的儿子秦怀玉,和孙子秦应。在《说唐》里,秦叔宝差不多就是男一号。他的江湖地位,甚至比徐茂公、魏征都高。但现实中,无论是官位还是历史的影响力上,秦琼比这二位都要差个档次。

为什么《说唐》里要拔高秦琼,我觉得这与社会下层的惺惺相惜有关。古代写小说的,是文人中的下层。仕途不顺遂,官场进不去的人,才会去写小说传奇。自己也成了社会的下层。而在凌烟阁的功臣中,秦叔宝可能是绝无仅有的从下层奋斗上来的。当然,他自己的行为,也当得起义气二字。品行也值得称道。所以,秦琼的形象,无论是在正史中,还是文学上,都还算高大。

墨墨谈历史回答:

其实就是看是否对统治阶级有正向的作用。

秦叔宝和吕布是中国历史上两位有着截然不同命运和评价的人物,他们之所以受到不同的评价和待遇,与他们的历史行为和角色密切相关。

·秦叔宝(公元前70年 - 公元前18年):秦叔宝是西汉末年的历史人物,原名刘婴,是西汉朝廷的宗室,是汉宣帝的外甥。他因反对汉王刘盆子(即汉王刘玄)篡位,而受到许多人的尊敬。在这一时期,国家动荡,许多人希望保住汉室的血脉,因此支持秦叔宝的反抗。他的反抗被视为捍卫皇室正统的举措,因此受到许多人的歌颂。

黄海冰饰演秦叔宝

·吕布(公元前169年 - 公元198年):吕布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将领,他在东汉末年混战不断的时期崭露头角。尽管吕布在军事才能上表现出色,但他多次变换主子,背叛了多位统治者,包括袁术、董卓、袁绍等。他的频繁换阵营和背叛行为让他声名狼藉,被后人戏称为“三姓家奴”,指的是他先后依附了三位不同的统治者。

总的来说,秦叔宝因为反对篡位者而被视为捍卫正统的英雄,而吕布因为频繁的变节和背叛行为,被视为不忠诚的叛徒。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评价差异主要源自他们在关键历史时刻的行为和选择,以及他们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影响。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