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怎么算出来的
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综合指数,是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整体表现的股票市场指标,它通过计算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的价格加权平均数来得出。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选择样本股:首先,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中选取一定数量的股票作为样本股。这些股票通常会根据市值、流动性等标准进行筛选。
2、计算市值加权平均数:对于每只样本股,计算其市值,即每股股价乘以流通股本总数。然后,将所有样本股的市值相加,得到总市值。
3、计算基期总市值:选择一个特定的日期作为基期,计算基期的总市值。常用的基期是1990年12月19日,当时的上证指数定为100点。
4、计算当日的市值加权平均数:将当天所有样本股的市值相加,得到当日总市值。
5、计算指数点位:用当日总市值除以基期总市值,然后乘以基期指数点位,得出当天的上证指数点位。
公式表示为: [ \text{上证指数点位} = \frac{\text{当日总市值}}{\text{基期总市值}} \times \text{基期指数点位} ]
6、调整因子:由于股票分红、配股、增发等原因会影响市值,因此需要定期调整样本股的权重,以保证指数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调整因子就是根据这些变动计算出来的修正系数。
7、最终指数点位:将调整后的市值加权平均数乘以调整因子,得到最终的上证指数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