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工龄越长,退休工资就越高?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一般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工龄代表了我们贡献时间的长短,是计算退休养老金的一项重要指标和因素。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是从建国初就有的。1951年我国出台了《劳动保险条例》,建立了劳动保险制度,劳动保险制度,实际上也是一种国家保险制度,个人无需缴费,都是由用人单位缴费。甚至劳动保险基金在1969年停止计提以后,所有的养老责任都是由用人单位来承担了。
等到了1978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这一退休年龄模式一直延续至今。
过去的退休模式,是根据工龄时间的长短发放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这时候的工龄指的是连续工龄,发放退休待遇的单位都是原用人的单位。退休前没有单位的职工是无法享受到养老金待遇的。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用人体制的障碍,不利于人员的流动。
1986年,我国实施劳动合同制,建立了退休养老基金制度。1991年,我国全面推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才建立了养老保险基金。
养老保险基金到现在经历了30年的时间,中间也经历了两次大的改变。1997年国家全面实施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2005年国家进一步改革完善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制,深化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模式,同时建立的基本养老金全国正常调整机制。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以后,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被纳入了社会保险法,同时国家立法规定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有政府财政予以补贴。
按照现在的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其中,基础养老金标准跟缴费年限挂钩,实际上也就是过去的工龄。不过有关缴费年限现在不再要求必须连续,而是累计计算。基础养老金跟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相关缴费指数,并不仅仅指的是个人在缴费时付出前述的多少,而只是一种相对的数值。缴费指数是相对于当时的社平工资我们付出的一定比例,类似于缴费档次。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累积计算的,不过缴费时间越长,积累的总额可能会更多一些。缴费年限越早,相应积累的利息也会越多。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实施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等待遇的一种补偿。
所以,说工龄越长退休工资越高,没有太大问题。但相对而言是缴费基数和缴费档次都差不多,另外退休年龄也要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