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家要将退休人员分为老人、中人?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为了方便退休待遇的计算,国家才根据养老保险的启动时间,以及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将涉及到的人群做个简单的划分。
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国家在2014年10月1日推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此,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改变了自建国以来就由国家供养的模式,开始在职缴纳养老保险丶退休后在社保基金领取养老金。
以改革之日为分水岭,国家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就已经退休的人员称为“老人"; 把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前已经参加工作,以后才陆续退休的人员称为“中人";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才参加工作的人员称为“新人"。并在退休待遇计算上实行“老人"老办法、“中人"过渡性办法、“新人"新办法。
所谓退休待遇老办法,就是根据本人退休时的基本工资,再按照工作年限确定的一定比例来计发退休金,并加发一部分的职务补贴、地方性津补贴。
所谓“中人"过渡性办法,就是根据国家在顶层设计时确定的,“中人"的退休待遇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和企业退休人员是一样的。由于“中人"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短、实际缴费年限短,所以国家把他们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的正式工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并用一笔过渡性养老金作为补偿。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跟本人退休时的职务级别确定的视同缴费指数、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前的视同年限、当地的过渡性系数、退休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来计算。
职业年金待遇方式是全国统一的,既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也可以按照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每个月领取一部分,但只能选择一种方式。
另外,为了保障“中人"退休待遇能够顺利过渡、平稳衔接,国家专门设置了10年过渡期,即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在10年过渡期内退休的“中人",退休金待遇用新、老办法对比计算,限高保低。如果用老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高,就按老办法发放退休待遇;如果用新办法计算的退休待遇更高,除了发放老办法计算的待遇,对高出部分的待遇,按照每过渡一年发放10%的比例,直到过渡的第10年发放完高出部分的100%,这样就实现了新老待遇的平稳过渡。10年过渡期结束后,即从202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和企业退休人员一样,也就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养老金并轨。
由此可见,国家之所以要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为“老人"、“中人",并非是法律上的定义,仅仅是为了方便退休待遇的计算,才以养老保险启动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将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做了个简单的划分,没有什么特别含义。
文章来源:网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