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6可以出口吗?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歼16到目前为止还是限制出口的,不是因为缺少国际订单,而是因为国际潜在惯例的限制和制约;不过,军迷都知道,最近关于歼16出口的限制似乎有松动的苗头。
大家都知道,我国航空事业历经70余年的发展,从最初的“万国牌”,到如今歼20服役,我国战斗机的水平早已经今非昔比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歼16是我国最先进的机型,那个时期即便没有出口限制,我国也不会把最先进的战机出售出去,这是看家的武器,自然不能落于他人之手,否则就可能被他国仿制,核心技术被他国掌握之后,几十年的辛苦研制就付之一炬了。
但是随着2019年10月13日更为先进的歼列装,在综合机能和隐身性能上较歼16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歼16已经不算我国最先进战机;
此时如果把歼16出售给友好国家,既然帮助他们提升国防水平,又能从中赚取外汇,可谓“一箭双雕”,但是为什么迟迟没有听说歼16出口呢?这其中又有什么限制呢?
首先,歼16的研发是在苏-27基础之上的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了当时较为先进的苏-27的生产线,在苏-27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性改良,同时淘汰一批落后系统、加装一批先进的电子系统。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研究,我国几乎已经吃透了苏-27的技术,接下来便以苏-27为模板,先后研制出歼11系列战机、歼15舰载机和歼16多用途战机。
虽然歼16在外形上酷似苏27,但是其战力和综合性能都远在苏27之上,因为在改良的过程中,我国航空人加入了一些先进的因素,比如增加了“有源相控阵”雷达、结合了苏-30MKK更先进的空中格斗能力,在在载弹种类和挂弹数量上都有所提升,具有极强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
可以这么说,歼16出于蓝而胜于蓝,是苏27系列战机的浴火重生。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更先进的歼20,而一些友好国家,比如巴基斯坦,一直都对歼16“求贤若渴”,而我国为什么不出口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国际惯例的限制:
上文我们说到,歼16是在我国引进苏27的生产线的基础上升级改良而来的,而俄罗斯在转让苏27技术的时候是有附加条件的,那就是不得出口苏27的改进机型机器衍生机。
说白了,苏27的技术只转给了我们一家,而我们要遵守这一约定,不得随意将技术扩散给他国,这样对中俄两国都没有任何好处,除非某一天俄方解除了限制,或者说随着战机更新迭代,歼16已经算不上先进机,这个时候才是出口的时机。
其实俄方的限制也不是“蛮不讲理”,国际上的惯例就是这样的,可以理解为“独家授权”,这类改良机得不到原始国的授权或解禁是不能出口的,否则就太不道德了,更是不遵守合同的违约行为。
反观歼10,这是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款战机,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建造的,所以在出口权上占有100%的决定权,只要我们自己愿意出口,那么就不会受限于人,这就是为什么歼10能走出国门的根本原因所在。
次要原因很振奋—歼16过于强大!
别看我国现在已经有了更为先进的五代机(标准不一样,或者说四代半)歼20,歼16已经算不上什么。但如果把歼16拿到其他一些国家,这可是“宝贝”,能研制出来歼16这种水平战机的国家屈指可数,尤其是那些军工工业算不上发达的中小国家。
那么以歼16的性能,一旦被出口到他国,会出现什么情况?不客气地说,一定程度上会打破地区间的战力平衡,甚至战力失衡。
试想一下,两个国家交恶,两边谁都想教训一下另一边,但两边军力基本维持着平衡,谁也没有100%的把握战胜对方,所以双方也只能嘴上过过瘾,任何一边都不敢随意挑衅对方,地区间维持着相对和平。
但如果此时,歼16出口到其中一方,会发生什么?地区战力失衡,胜利的天平向购买一方倾斜,倘若不克制,脆弱的和平关系将会被打破。我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这种导致地区间大打出手的情况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就在10月份,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在俄联邦网站上发现了一条序号为2925-p的公告,这个公告可不简单,翻译过来的大意是:俄已同意中国向巴(巴基斯坦)提供苏-27系列战机技术与成品。
这条公告说明,俄方已经松动了限制出口的合约,但是时隔不久,该条公告就从网站上“神秘”消失了,虽然网友截了图,但是该消息是为真实或者说俄方是否真正松动了限制出口的决定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当然,即便俄方完全取消限制,歼16出口与否、出口给谁、出口多少数量的自主决定权还是在我们这一边。鉴于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大国,想必在出口问题上会考虑得比较全面,即便出口,也不会打破地区间的平衡,出口数量可能会比较小。
写在最后:综上,歼16依然属于“非卖品”,理由很简单:
1,俄方迄今为止没有做出出口限制解除;
2,我国爱好和平,不会为了单纯地赚取外汇就轻易打破地区间的平衡,这也体现了我国是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当然,我们也希望未来歼16能走向国际舞台,物尽其用!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