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大都认为善良悲悯是美好的品德,但自私自利的人也同样可以活得风生水起,所以,善良值得坚守吗?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人人大都认为善良悲悯是美好的品德,但自私自利的人也同样可以活得风生水起,所以,善良值得坚守吗?
谢谢邀请
看到这个提问,我想在回答问题之前,引入两个概念。一个是人性;另一个是“适度”。有了这两个概念,我想问题应该好回答多了!
人性:人性本为私,自私自利当然也是人性中的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在法律框架下表现出来,还应该属于正常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自私自利相对于大公无私而言,确实也没有它那么高尚,但它在公与私的利益或在私与私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才会突显出来。其理由,是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或理稍亏的一方主动礼让(道德层面)。这时才有了大公,只要有了大公出现,才会有“无私”现象出现,这个“无私”是因环境改变而产生的,并不代表你这个人就无私了。
私,是人,就永远存在,它是人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能抑制(环境的需要),不可消灭。消灭了人性,人还可活吗?故佛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也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这里的天诛地灭并不是天、地会把你怎么样?天与地在这里指的是“大自然”,也就是说人不为自己着想,想方设法的从大自然中获得生存的必须,你将被大自然所淘汰(饿死),这是规律。我理解为这也应该是天地之间的“道”。一味地强调无私,是与“道”背道而驰的,也是反人性的。
适度:我们大家都知道,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二,则是事物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且还可以自由转换。这个大家都可以理解,也都能够接受。但是真正的去按照这样的理解去做,就是难上加难。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者说这个标准很模糊,或者说这个标准有人知道而因有可利用之处而加以利用,不会明说。
这个标准就是相互自由转换的那个转换“轴”。而这个轴也就是事物相互转换的中点,假使把“中”的右边设定为好。那么,“中”的左边就只剩下差了。往右发展我们把它叫做往好的方向发展;反之,就是往差的方向发展。“中”那就应该是不好也不差,有了这个不好又不差,环境会这么样?至少是平安无事的和谐。
由于人性的不同,这个“中”人们很难得以保证。于是人们为了不难为自己,就给自己留下了一个自由的区间,这个区间就是“适度”,只要人的所作所为的范围都在一个“适度”的区间内,那这人的所作所为就应该都是正常的。
然而,人们还是对这个适度或超出了适度没有办法定义,于是就产生了一些非正式、很模糊的定义词来加以定义:什么太善良、过余善良;什么太自私、过余自私。由此可见,不管是往右发展还是往左发展,只要太了、过了,那就是不正常了(特殊状况例外)!所以,引进这个“适度”是很有必要的。只要有了“适度”,才有可能产生美好。
好了,咱们已经引进了这两个词:“人性”与“适度”,我们再回到提问。通过这两个词的引进,你可能有得一思。这些人的自私自利超过了法律框架没有?超出了那个“适度”范围没有?千万不能随意强占道德的制高点去盲目的看问题。
那些人的所作所为,超出了法律框架,自有法律制裁;这些人超出了上述所陈述的“适度”范围,已经达到了“太自私”或“过余自私”?那他们将会受到道德的谴责或良心的谴责!
即使这些人已经超出自私自利的这个“适度”,那也是这些人的行为所犯下的错,应该由这些人,为自己的行为去买单。
这应该跟你坚守善良也没有多大的关系呀?你要不坚守了,轻的说你受到了别人的影响,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叫花子睡庙门;重的说你人品也有问题,不向好人品的人学习,专门向差人品的人学习,物以类聚。
再说善良悲悯与自私自利虽然有一定的关系。但最终也不是那么一回事,自私自利的人也有善良悲悯的一面。比方说,我就比较自私自利,但我平生杀一条大一点的活蹦乱跳的鱼都不敢,觉得这条鱼好可怜、好可怜。更不敢去杀一只鸡,一头猪。我记得有一次跟朋友一起到武汉肉联厂的流水线转了一圈回来,至少有三天吃饭没有胃口。
综上所述,我们虽说鄙视那些“太”与“过”的自私行为,我们也不能“要求太高”或“太敏感”,这样会误解别人正常的自私自利的行为。你看到的那些“风生水起”,有可能是别人追求物质的欲望比你强烈或者别人比你更努力。只有通过“人性”与“适度”的分析,你才有可能有个准确判断,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分清楚了,难倒你还要坚持不坚守善良吗?告诉你坚守善良永远都是值得。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你说呢?
个人观点,不到之处请指正。我是【昔日的港湾】职场领域创作者,有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师友们可关注我或在下面留言与点评。谢谢大家!
道自然存在,只是悟不同
- 照片来自于手机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