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购房者比例在上升,男性购房者比例在下降,从经济学的角度,你有什么看法呢?
作者: 昆明财税服务平台
在旧时代,女性是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的,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学历不断升高已经成为职业女性,收入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半边天而存在,不再是男性的附庸,而是成为新时代的独立女性,经济生活已经完全独立,给自己购置住房成为现实。
据华商报,一家找房平台对其2018年的67724笔房产交易分析后发现,47.9%的买家是女性,相比之下,2014年时该比例为30%左右。一个时期购房的总量基本稳定的话,女性购房增加,相应的男性购房比例就会被动下降。
女性购房说明部分女性已经具备购房的经济能力,这部分女性一般从事互联网、媒体、模特、影视歌、金融行业、时尚行业等高收入职业,其年度收入非常可观,像最近公布的平安招商银行和宁波银行,平均年薪都在40万元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属于高学历的女性工作者,中信证券的平均年薪更高,大概是70多万元,其中也不乏职业白领女性,为女性独立购房提供经济保障,据华商报,在30岁以上的单身大龄女性中,47.1%的人已经购房,其中全款购房者达到三成以上,有二套房的占比达23.4%。2018年,女性购房者比例整体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值46.7%,与男性购房者比例很接近。约29%表示是独立购房的。
女性独立购房一方面是对婚姻的恐惧,也就是对婚姻破裂造成的财产分割的恐惧和厌恶,希望拥有自己的住房,随着社会发展,年青一代的婚姻观念改变,家庭的牢固性越来越差,离婚率越来越高,2018年上半年,离婚人数已逼近200万对,达到193.1万对,同比增长4.04%。2018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539.7万对,同比减少3.4%,离婚率占结婚率38.5%.民政部数据显示黑龙江和吉林是离婚率最高的,离婚与结婚的比率分别是61%和60%.过高的离婚率让女性对婚姻充满矛盾色彩。
女性对安全充满着天性的敏感,对婚姻缺乏一种安全感,面对婚姻的破裂,孩子抚养权和住房财产权的争夺分割,是一场焦心的战争,因此很多人筹备婚前财产,通过婚前购置住房增加自己的安全感,获得一种满足感,避免婚姻破裂的被动感,这是一种无奈的自我保护,通过婚前的财产住房锁定,避免自己婚姻破裂无处可归居无定所的尴尬。
据华商报,不少单身大龄女青年认为,“房子比婚姻更让人有安全感”这种观点还是有一定市场的,也是一种上述观点的折射,也道出了婚姻脆弱的无奈心理,作为个体不能改变社会的现状,但可以自我保护。
女性对婚姻普遍存在一种物质的追求,30岁以下女青年中,有64%表示不接受租房结婚。大龄女青年更加宽容,不接受租房结婚的占比为45%,大龄女青年降低对住房的渴求,可能是一种无奈的之举,毕竟可选择余地已经下降了。婚姻对物质的崇拜一方面显示某些女性希望不劳而获的通过婚姻改变生活,这种把婚姻的幸福的建立在男方有房有车的物质基础上,实际上显示女性的独立人格还是有一定缺陷的。理论上作为职业女性已经经济独立,但是思维上依然没有独立,还是认为男性应该为自己提供良好的物质享受。
女性独立购房增加,是女性追求男女平等迈出的重要一步。男女平等说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做起来道阻且长,在婚姻中男女平等是指男女地位平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但是固有的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赚钱女人相夫教子,一时半会儿难以消除。这种逻辑思维下,女性实际上属于弱势地位,因此女性购房只不过是男女平等迈出的重要一步而已,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依靠住房来获得,而是要在思想上建立,因此女性购房只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而已,没有必要过度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