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龙确实有帮助“大禹治水”后被斩首,百姓没有说“杀得好”,因为神龙犯错,并非故意使坏,是无心之失,大禹为强调治水纪律而斩之!有人求情也有人惋惜。
被斩神龙不是大名鼎鼎的应龙,而是群龙之一,见《巫山县志》中所记载。
特别要指出的是,《山海经》所涉及的应龙都不是一条神龙,而是一个族群,因为《山海经》中设定的神并非不死之身,即使应龙属于神兽,也有生命限制。
相传应龙帮助黄帝杀蚩尤、夸父后,由于翅膀受伤,不能再回归天上,遂流落在人间。
大禹治水之时,水患严重,工具也相当简陋,往往此处筑堤,另处又塌方,无时无刻不在靠人力去对抗水险。
面对如此紧急的状况,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从孩子出世直到十岁,孩子身边没有大禹的陪伴,而大禹最后只能抚着孩子的头匆匆而去。
水灾无情,人只有将情意藏在心底,彻底治理好水患,让人们休养生息才是大爱!
大禹向神灵求助治水。
应龙得知后自愿来帮忙,用庞大的身躯圈住一地,堵住奔泻的水流,让大禹趁机开渠筑堤,一处接一处逐渐步前移。
由于应龙力单势薄,大禹等人们工具实在太差,修筑的堤坝常常经不起冲击,造成二次崩塌。
应龙于是召唤更多龙族前来帮忙,龙族利用庞大的身躯做临时的堤坝,加上大禹领导的人们齐心,进程越来越快。
这时有一条龙却出了意外。
此龙偏离了原本大禹设计的隧道,浪费了大量人力,最终导致两渠错开,没成合围。
大禹为严正纪律,押到山顶忍痛斩首,是在治水患中第二杀,第一杀是治水初会盟时远古巨人族的防风氏。
山顶斩龙首平台谓为斩龙台。
“斩龙台:治西南六十里,错开峡一石特立,相传禹王导水至此,一龙错行水道,遂斩之,故峡名错开,台名斩龙云云”
当时水患泛滥,人手稀缺,工具简陋,冶水举步惟艰,神龙是最大的助力,大禹忍痛斩其首是为了严正纪律,以敬效尤。
水患一日不除,民便不安生;多一日,便有更多家园被毁,人们流离失所,财产生命都得不到保全。
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水道的偏离,大禹为了治水成功,彻底解决民生疾苦的灾难,只有以杀来正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明的制度是保证治水的前提,正是因为有制度的保证,万众一心的努力,最终大禹治水成功,让河水涌进河道,化灾为福,成为浇灌农作物的水源。
大禹斩首神龙是当着众人之面,但大多数人是明白治水之功有神龙的功劳,所以求情的大有人在,至于叫好的人没有几个,毕竟治水之时都是伙伴,更何况神龙相助只是出于道义,却无什么好处可言。
我想这个故事更多是在强调纪律的重要性,让人遵守制度的必要性而已!不管怎样,大禹也是出于公心,治水成功也是泽被后人的创举。我们在享受幸福安宁生活的同时也该存一份感恩之心,对古人,对祖先,也对默默守卫边疆的卫士,说一声谢谢。
今天,有什么经验需要分享呢?
立即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