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年以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那么大,那么里面的陨石哪去了?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2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形成了直径180公里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陨石跑哪了?可以确信还在地球上,但是已经华为尘埃融入大地。

20公里的小行星,以十几公里的秒速撞击地球,携带的动能是非常强大的,撞击的瞬间动能几句减小,可能量不会凭空消失,于是很大一部分能量就转化为了热量。6500万年前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时候,使海域相当广的区域内海水沸腾,水蒸气飘荡在大半个北美大陆,造成大量物种的死亡。尽管有海水的缓冲,但是转换来的热量实在太多了,加上撞击时周围的水都能被排出去,小行星瞬间由于巨大的冲击碎裂/融化/被挤压出去,就留下一个巨大的撞击坑。

这一点可以参考月球撞击坑,虽然月球相比地球没有大气,但是撞击的威力差不了太多。月球上一些巨大的陨石坑,周围有一些放射状的物质溅射带,看起来相当明显。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是偶然发现的,一些科学家发现当地地下有部分元素含量异常,现在可以通过重力测定卫星等来寻找撞击坑,撞击后会形成质量瘤,所谓的质量瘤就是撞击后残余物质导致的地球表面引力异常区域,通过多种测定方式,确定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最宽处达到180公里。

现在这个陨石坑已经被埋藏在地下,水体/地壳的运动在不断改变它的外貌,这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自然灾害,被认为是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的直接原因,几乎整个地球都受到影响。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 发表于 2021-12-30 01:14
  • 阅读 ( )
  • 分类: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