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阅读近日宣布从豆瓣集团分拆,公司完成了6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柠檬影业,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内容开发和作者运营。
总体而言,数字阅读主要有两种盈利的模式,一是平台流量变化,靠庞大的用户流量刷广告;二是IP变现,对外销售IP,创作电影、电视剧或者周边产品等。
近年来随着国内互联网覆盖范围不断增加,国内互联网人口红利减退,用户数量增长放缓。
2017年年末已经达到7.72亿人。我国的网络文学用户约占总网民人数的45%,约3.33亿人。头部IP成为网络文学企业吸引用户,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从公司来看,2016 年中国5大网络文学公司中,阅文、中文在线、掌阅、百度和阿里巴巴文学其拥有的作品占比分别为 72%,27.5%,5.2%,3.4%和 1.7%。
但是这样注重IP的现象,也出现三个现象:
1. IP的商用化过程短,国内IP潮从2015年开始,但是近两年中,有很多IP作品的质量难以保证,高价低质成为某些IP作品的现象,而且这些IP作品并没有给IP购买方带来足够的收益,导致IP的购买方对IP的购买力并不如前两年过热,回归理性。
2. 优质IP主要集中在顶部网络文学作者手中,而IP的价格上涨,导致这些作家从网络平台上获取的收益增加,网络平台内容成本增加。
以国内占有率较大的阅文集团为例。网络文学平台与作家签约一般有两种方式:买断制,分成制,多数顶部作家会选择分成制。阅文集团在2015-2016年IP爆发的两年,内容成本均翻倍增加,顶部作家收入也出现翻倍。
3. 作家过高的内容成本让网络文学平台难以承受,而另一方面作家对由一家网络平台买断作品版权的收入并不满意。所以有一些顶部作家开始与几家网络文学平台一起签约,或者自己成立工作室,自己控制IP版权。
而网络文学平台现在的应对之策是培养新兴作家,提前买断了众多IP版权。问题是新兴作家的作品质量难以保障,IP数量却在逐渐增加。
现在IP市场也是以质取胜,优质IP仍有一席之地,而质量较差的IP多数只是作为网络文学平台的储备,看有无商业价值可挖,今后是否商用还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