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资本河流自然流向互联网行业的洼地——印度和东南亚。
国内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快接近天花板,微信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天猫用户超过5亿,用户数量已经很高,用户增长速度开始放缓,获取用户流量成本增加。国内互联网行业已经开始进入存量市场。
印度和东南亚,相当于十几年前的中国。人口稠密,东南亚有6亿多人口,印度13.24亿人口,潜在市场庞大。与此同时,印度和东南亚的PC端互联网并不发达,所以当地人多是使用手机上网,而非是电脑,直接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印度和东南亚当地的银行体系并不发达,基础设施落后,经常会出现几个城市银行职员拿着现金,坐两三天船,把现金交给小地方的银行,用于储户兑付的情况。而且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货物运输不便,印度和东南亚本土电商也没发展起来。所以在印度,移动支付很盛行,进一步推动了移动电商、支付等互联网细分领域的发展。
例如,亚马逊在印度就提出了“绝不错过第二个中国”的战略,从2015年开始,投入约50亿美元的资金与印度两大本土电商Flipkart和Snapdeal激烈竞争,后来Flipkart通过接受腾讯和软银的资金撑了下来,Snapdeal的市场份额快被二者瓜分了。
蚂蚁金融则投资了印度本土的“支付宝”—— Paytm。
在东南亚,阿里投资了当地最大的电商Lazada,腾讯则投资了东南亚一家电商和游戏初创公司Garena,后更名为Sea Ltd。
别看现在互联网企业把印度当作是新兴市场,等过十几年后,印度的互联网行业饱和,这些企业又会进入落后于印度的非洲,继续进入行业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