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去年底,全国地级市或相当于地级市的行政区划共有333个,其中副省级城市仅有15个。从数量上都可以直观的看到,副省级城市和普通地级市之间肯定是存在区别的。 一、行政级别 目前我国共有10个副省级省会城市及5个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行政级别定为副省级,班子成员相应的高配半级。而普通地级市都是正厅级别,通常班子成员要比副省级低半级,但个别有重大影响力的地级市一把手也会高配。副省级城市更容易在省级层面、国家层面施加影响。也更容易获批各种重大规划和项目。 二、所掌握的资源不同 副省级城市是在那个经济刚起步的年代,国家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和各城市发展现状,选择一些有重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省会城市,给予一些特别的政策和资源支持,配合所在省份带动地区发展。所以目前的副省级城市无一例外都是省会城市,哪怕就是不挂副省头衔,所掌握的发展资源也不是普通地级市可比。 例如政治资源,各项优先实施的政策、规划和项目,国家投放在当地的央企、国企,属于国家部委的科教文卫机构等等。如数量有限的985/211大学,直属部委的大型医院,各种科研机构,铁路规划、航空枢纽等等,无一不是以直辖市或副省级城市为优先原则,并且基本集中在这些副省级以上的城市中。 而这些资源和规划对于地级市就是一种奢望。资源就这么多,不可能摊大饼,只能优先投放在这些重点城市,副省级吃肉地级市喝汤,大概就是这种关系。 三、发展不同步 正是由于所掌握的发展资源不同,通常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普通省会城市>普通地级市,发展水平上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当然凡事也有例外,如本身区域位置极佳,承接了产业转移/外溢的东莞、苏州、无锡等少数地级市。但他们能发展的前提也是沾了旁边有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光。而其它的地级市则没有这么幸运,通常需要等靠要,需要获取省里、省会的支持。 所以普通地级市相比副省级城市,差距确实很大,哪怕就是在经济层面发展得更好,其影响力和重要性也完全不能和副省级市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