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洞,广积粮。提出内循环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未雨绸缪。 当今世界虽然大体上是和平的,但国家之间往往面临着激列的竞争。这种竞争包括多方面,如体制和意识形态之争,资源和经济、科学技术之争等等。 随着两大国之间陷入1979年建交以来的低谷,以及疫情的影响,加速触发两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全面争端。从科学技术到企业投资、人才及政治和意识形态等等,两国从嘴炮全面上升到实际动手的程度。如关闭对方的领馆等等。 可以合理想象两国之间的蜜月期早过了,关系难以回到从前。在外贸前景阴云密布的情形下,如何寻找一轮经济发展机遇?那么内循环成了必然且无奈的选择。一句话,扩大内需才是内循环最根本的目的。 内循环就两个方面: 1.引导企业和产业回流,参与国内竞争 2.引导国民内部消费 引导出口型企业从参与国际竞争到回到国内竞争,让那些本来在国际市场寻找买家的企业在国内寻找买家和市场。对于本来依靠出口的企业而言,难以一下子转型及打开市场,部分企业有关门的风险。另一方面和专做国内生意的企业一起竞争,加大了市场竞争压力,对于不具备多少优势的中小企业冲击是严重的。从规模和质量,效率和营销方面,全面击溃这些私人中小企业。 引导国民内部消费方面,经历了长达半年以上的疫情影响,而且疫情远未结束,现在提出来让大家消费,只怕一时半会难以凑效。正如前段时间媒体预测,国内将来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结果大家都看到,报复性消费不存在的。为什么?大环境不好,大家凭什么无脑消费? 但是不是内循环对国内经济没啥用呢?不是的!任何经济结构的改革和调整,总会经历阵痛期。虽然我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但其实多年前消费经济就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大头,去年占比高达57.8%。外部环境好就多出口一点,外部环境差就少出口一点。不过度依赖于外贸和外资的介入,做到经济上比较有弹性和韧性。 中国拥有最大和最多元化的市场,高度发达的个信息产业和零售业,足不出户能搞定一切。现在提出来内循环,也只是在面临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一种思路而已。并不会一刀切,也并不因此而闭关锁国。 毕竟,开放才是趋势才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