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看你目前所处的行业和岗位。 从行业来看,互联网或者一些新兴行业,行业特点比较多变,35岁以下的人才比较受欢迎,从生理上看,这个阶段的人相对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相对较强。 比如产品经理,软件工程师,新媒体运营……… 年龄不能作为瓶颈的借口,还是要回归个人的职业核心能力。如果你持续学习,提升自己的职业核心能力,比如沟通,快速学习能力,领导能力等等。管理层岗位也很多是35岁+,并不存在瓶颈。 抓住行业,岗位需求,好好提升个人的职业核心能力是根本。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哦。 如果觉得不错,请留下你的点赞。 你的鼓励是对我最大的动力。感谢。
作为一名事业单位人事,鲸鱼是这么考虑的: 35岁在职场是一个似乎比较特殊的年纪,很多单位的招聘公告上会明确写着招聘35岁以下的人员。 一、为什么会有35岁职场瓶颈的说法 1、职业路径 如果我们从22岁大学毕业,或者25岁研究生毕业,那么到35岁,已经在自己的领域里积累了十几年。十几年的时间足以让人从职场小白,成长为具有胜任力的员工。这一部分,基本付出与收获呈正比。 但是,职场的道路并不是扶摇直上的,会有一个平台期,有点像减肥,一开始能够快速减脂,到达一定的时期,体重会维持一个水平,即便再怎么努力,也无法一下突破。这个时期,就称为平台期。对于职场来说,这个时期就称为瓶颈期。 过了35岁,如果能够有所突破,那么无论是能力上、地位上、经济上都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一般,到了35岁,就是高级管理人员、技术专家或者自主创业。 也就是说,从职业路径的角度,本身就会有一个难以跨越的阶梯,这个阶梯就是35岁的职业瓶颈期。 2、个人原因 个人原因,包括生理原因和家庭原因。 从生理上,身体各个机能已经开始衰老,35岁大脑、皮肤、肌肉、骨骼都处于下坡,面对加班等透支身体的行为,已经力不从心。 家庭上,35岁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这个时候,家庭势必会牵扯很大的一部分精力,无法再像年轻的时候。 3、用人成本 客观来说,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35岁的年龄,需要付给的工资明显要高于年轻人,如果不能带来相应的价值,就不会考虑。 同样,如果35岁左右,所从事的工作能够轻易被年轻人代替,那么就可能被裁员。这点在互联网公司体现的更明显,像华为、腾讯、百度等公司,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 二、如何突破瓶颈期 1、放平心态 既然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会有职业瓶颈的说法,那么我们就应该正视它,不要急躁也不要沮丧。放平心态,面对它。 2、重新梳理职业规划 在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我们需要停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路,明确努力的方向。是想成为管理者?技术专家?还是自己创业。不同的选择,努力的方向不同。如果没有方向,就容易迷失自己。 在梳理职业规划时,要能够跳出目前的情况,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视角,去分析问题,除了自己的个人能力、自己的领域,还要能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 3、持续努力 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就要制定可行性目标,然后按照目标持续努力。在制定目标时,推荐SMART分析法。 S-Specific,制定目标一定要明确,不能模糊,比如,我想成为一名技术专家。 M-Measurable,制定的目标一定是可以度量的。比如说,成为技术专家,我需要申请多少个课题,完成多少个什么级别的项目; A-Achievable,目标要具有可实现性,比如申请课题和完成项目,要依据自己的能力去申请。 R-Relevant,目标内容的确定要和自己想取得的结果相关; T-Time-based,目标要具有实效性,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期限,比如三年完成还是五年完成。 制定了可实施的目标,剩下的就是要加倍、持续的努力,不要松懈。 鲸鱼觉得,受职业路径、个人原因以及企业用人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职业瓶颈期是职场常见的现象,我们要正确的看待它,重新梳理目标,并持续不断的努力,尽快突破职业瓶颈期。
瓶颈期,35岁很正常,因为这个时候,过了三十而立的年纪,对人生和未来规划都有了重新的思考,在单位至少过了10年的工作期,如果这个时候晋升不上去,那是非常尴尬的。 遭遇瓶颈期,是职业生涯最可怕的滑铁卢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18岁上大学,22岁毕业之后工作35岁时,他已经在一个单位磨练了10多年。这个时候如果所在的单位出现了待遇降低,晋升受阻这种情况无疑对于个人而言,遇到了职业生涯的瓶颈期,而这是非常可怕的。 人生能有几次青春,到了35岁,已经度过了最有精力最有创造力的年纪,这个时候更换工作,是非常伤脑筋的。说的严重一些,再过5年,就变成了人们常说的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比年轻人要困难许多。 一个行业不可能一直呈上升趋势,此前的新兴行业可能发展几年变成了被淘汰的没落行业。比如曾经的报刊行业,10多年前这是一个非常辉煌的职业,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保安亭,人们上下班都习惯买一份日报和晚报,读一读当天的新闻。然而谁能想到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诞生,传统媒体行业迅速衰败,昔日的无冕之王纷纷跳槽离职。 类似的情况有很多,谁也不敢保证某一个行业,10年之后,20年之后,依然向自己当初入职时那样充满了生机,发展前景良好。 如果恰好是在这些行业,35岁时,赶上行业的变革,那么很不幸,你面临一个尴尬的瓶颈期,是留还是去?留下看不到希望,离开要重新开始。 这是一个重新思考人生的年龄,站在了十字路口 35岁,这个年纪应该上有老下有小,对人生的思考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更多的时间可能会在思索,现在的生活是否是自己想要的,与理想中的状态是否完全符合,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以上种种,让人们对现在的状态充满了疑惑,这就是对个人而言的一个瓶颈期。 充满了对生活的重新期待,直接体现就是对现有工作的种种不满,希望改变工作和生活的状态,但这谈何容易,很多人会为之苦恼。 几条建议,帮你安然度过职场瓶颈期 第一,做好心态调整,保持良好的状态。 之所以把心态的调整是放到第一位,是因为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工作发展进入了瓶颈期,就像人们常说的夫妻之间的七年之痒一样,只要彼此自我调整好,度过这个特殊时期,就会焕发新的活力。 第二,合理规划工作安排。 工作上,可能会遇到很多杂七杂八的琐事,比如客户应酬,同事结婚,人际关系处理,各种文件报告汇报等等。职场人之所以有很多烦恼,就是被这些琐事所困扰。要想不被琐事缠绕,提升工作效率,我们自身的工作安排就变得异常重要了。笔者的经验,就是当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紧急程度,做个优先排序。次日,就按照这个顺序来工作,这样不管怎么样,你每天做的都是最重要的事,这也是艾维做事法的运用,更容易获得领导和老板的赞赏。 第三,持续的学习,提升自己。 当你明显体验到职场的瓶颈期到来的时候,那种枯燥乏味的感觉,是非常难受的。每天的工作都是单调的重复,收入也基本也维持在原地打转。这个时候也是很多职场人,开始走向颓废的时候。我们要想突破瓶颈期,就要不断的学习,寻找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效率提高了,业绩有了,尤其是收入明显提升了以后,动力十足,工作也就变得充实了,不会胡思乱想了。
昨天在一个人力资源群里看到了一个有趣的信息: 某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发出招聘信息,让大家推荐:有没有总经理秘书推荐啊?要求:男,985本科毕业,35岁以上。 接着另一个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发出招聘信息让大家推荐:有没有总经理秘书推荐啊?要求:男女不限,211本科毕业,35岁以下。 两条信息挨着的,群里大家一片哗然,主要就是感觉第一条中居然要求总经理秘书35岁以上,我的个天,难道总经理是年轻女老板,喜欢成熟男! 过了两分钟,第一个公司发出信息,更正刚刚的招聘信息,刚刚发错了,要求:35岁以下! 大家心里都只有一个感觉:35岁的年龄,说大不大,说小还真不小,是一个职场极为尴尬的瓶颈年龄。 如何看待和处理,如下建议给你: 一、培养成长型思维。 忘掉自己的年龄,只要自己在进步,自己便没有老,职场中也如此! 忘掉自己的成绩,只要自己在进步,以前的成绩都不值一提,除非自己在退步! 培养成长型思维,勇于接受挑战、勇于改变自己,自己便在进步,不要被35岁吓倒。 二、发挥自己经验和睿智。 35岁后,也有自己的优势,多了成熟,多了思考。应该发挥这部分的优势,不要和年轻人拼体力、拼颜值。要去拼自己的价值! 发挥出自己的经验和睿智,突破瓶颈又容易了一步。 综上,终身成长,积累经验,发挥睿智,35岁一定是职场人能够完美迈过的一个坎! 欢迎关注我!V先生讲职场,每天专注讲职场!
面对35岁现象的尴尬, 要么重新认识自己的知识结构、擅长领域,从而为自己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改头换面迎接一个崭新的自己,要么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飞乱撞,虚渡光阴。 不管你今年才20出头或是已经30有5,希望我们都应重视它的存在!若你还年轻,不要认为后面还有大把时间可以任意挥霍,早早为自己制定职业规划,免得日后遇尴尬。 如果你正面临职场尴尬期,又没有特别优势的你就得为自己铺好出路,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结合实际行动,为自己职业前程扫除危机。 年轻时,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今逆水行舟,不进则出局!
对35岁职场瓶颈的问题,我们需要先界定一下问题的边界,若35岁还在从事一些基础岗位,没有成为技术大牛,也没有走上中高层管理岗位,更没有创业的履历,还在不同的公司游荡的这类朋友。 这类朋友的瓶颈,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态瓶颈,也是外部环境带给他们的压力。与职场新人相比,他们: 1、没有大学毕业生那种出生牛犊的状态,也没有他们的体力; 2、职场也不会再为其成长买单; 3、混迹多年职场,身上多了一些“油条”习性,融入企业团队的阻力会更大。 鉴于上述原因,如何规避35岁的门槛,首先是需要在初入职场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若想变换赛道,时间越早越好,最后是不论从事什么公用都要努力打磨自己的底层能力,也就是那种可以迁移的能力,保持终身学历,与时代同步,唯有如此才能多管齐下规避35岁的瓶颈。
我们所谓的职场瓶颈,给我个人的感觉就是自己的组织心智阻碍了自己的改变转型 “在第一曲线越成功的人,越难转变思维模式” 组织心智 模型二: 竞争定位 价值网络 组织心智 (外部)生存结构:价值网络 (内部)思维模型:组织心智 我们一直认为生存结构不易改变,而思维模式容易改变,恰恰相反,由于认知禁闭,思维模型一旦形成,不可由内而外地改变。 心智模式通常都是隐晦不明,无法言传,深藏不露的,但是它却无所不在,没有它,我们什么也做不了, 组织心智一旦成形,很难改变 “在第一曲线越成功的人,越难转变思维模式” 心智模式的一个作用是简化预测, 决策者经常使用预测方式,是基于连续性假设,将过去的数字加以平均,或是以过去的趋势作为未来的预测基础 but,一面临不连续时刻,原本帮助决策的基于连续性假设的心智模式,往往变成通往改变之路上唯一重要的障碍 即使面对变化,决策者所看到的资料,都是与现行心智模型“相符合”的资料,而不是与此模式有所矛盾的资料。 百度市值的低落,是因为没有进入第二曲线 从PC互联到移动互联 对于AT:电商和社交的需求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三体》 所以,创新者的窘境,第一曲线无法跨越非连续性的鸿沟,找到第二曲线 所以,要如何进行组织创新? 创业家两个职责 1.让现有的核心业务曲线发展到极致 2.带领新组织开辟新的价值网曲线 任何一个产品或业务,都有它的生命,一旦开始生长,让它沿着自己生命曲线尽力去生长,尽其天年而不中道夭 “在第一曲线越成功的人,越难转变,固定的思维模式”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大部分都在讲公司,而对于我们小个体,个人来说,我们的心智模式有没有意识到,当你在传统企业做的越久,越成功的时候,经历了转型,不同的岗位会给你带来新的挑战,但大家想想我们自己会不会还是用传统的思维模式去做事情呢;例: 销售行业,传统销售和互联网思维新零售,你的思维的转变真的有那么成功么,或者说,你觉得的互联网运营,还是不是之前的传统运营(去思考~) 借用我坤哥一句话: “卖房子,大部分人把自媒体当作卖房子的工具,而我卖房子是为了自媒体”;感觉这就是个人组织心智的转变,传统与互联网,又称之为我们要有“用户思维”的运营~ 熵增;熵,它是一个物理名词,衡量的是体系混乱程度,是系统里的无效能量。 从无序变为有序难,从有序变为无序容易。 搭积木需要30分钟,拆积木只要3秒钟。 把复杂的事情做成,需要无数个环节都考虑周密,而毁坏它,可能只因其中一个要素。 熵增,是一个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 当我们遇到瓶颈,是因为日常工作中,你的习惯性思维,注定了你的熵的增加,在第一曲线越成功的人,越难以实现个人转型,所以想要突破瓶颈,就需要你做到以下几点: 1.跳出传统行业,换一种思维看到企业与世界 2.走出舒适区,接受之前自己难以改变的东西 3.习惯思维导图和okr的结果落地 4.减少熵的增加,让自己的生活变的更有序 5.多接受几种思维方式,“平台思维”、个人价值、“用户思维”,“互联网运营” 祝您早日实现个人转型
无关年龄,如果你现在20岁,也要关注你的技能储备!
个人观点,我姑妄说之,你故妄听之,不喜一笑了之! 招聘广告上确实存在以35岁界定部分工作岗位的现象,但35岁并不是职业瓶颈期。 一本科大学为例,一般本科毕业22岁~24岁,35岁工作13年~11年,退休60岁,职业生涯38年~36年。 即35岁正好是一个职业人职业生涯的1/3左右。 一般的1/3节点~2/3节点是黄金工作期。
40岁前与40岁后确实应对自己的职场做不同的规划。让自己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与平静的心态很重要。每一天的进步就是我们不平凡的人生。